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社会契约论(2/3)

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

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生,证明国家企图把人民置于**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新的国家。”

从来没有一个当权者如此的高调宣言自由。

而柴瑞却在这里大肆的演染。人生而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可以越法律,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践踏法律的尊严。

只要了真正的自由,百姓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放弃了平等,就是放弃了自由,就是放弃了做人的权利,就是放弃了做人的资格。

无论是百姓,还是书生,对于柴瑞的《社会契约论》都难以理解。但是他们却牢牢的记住了《社会契约论》。

“人办而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小

自从柴瑞开始设立学堂以来,剑南道能够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绝大部分少年已经能够认识不少的字。少年。是最叛逆的年龄,他们更愿意接受柴瑞的《社会契约论》。

只要这些人接受了,他们在不自觉的当中,也在传播《社会契约论》,同样可以慢慢的影响周围的人。

但是靠这些人慢慢的影响的话,传播的实在太慢。

演讲,”

另一种形式的传播。

柴瑞从形式学堂当中挑选了十名能说会道之人,然后让他们分别前往各乡各县进行巡回演讲。

这些人个个激起澎湃,在现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演讲完之后,他们在演讲台上高呼:“民主万岁,选举万岁

下面的人同样高呼:“民主万岁,选举万岁

“自由万岁

“自由万岁

“自由万岁”

演讲台下面的人同样不停的喊着。看到如此情绪激动的百姓,柴瑞知道自己打破儒家学说的坚冰终于有了成效。当百姓都开始接受《社会契约论》,儒家的忠君思想,慢慢的也就变淡。

所谓的君王,不是军人,更不是百姓所效忠的对象。

他们所效忠的是整个社会,和君王无关。

只要胆敢侵犯公共利益者。就是军人的敌人,就是百姓的敌人。无论这个人是谁,是乞丐,还是贵族?是平民还是皇帝?总之没有人可以侵犯公共利益。

柴瑞不仅是广泛的宣传《社会契约论》,更是修谀了大唐律法。

柴瑞在律法当中,剔除了非常多的保护统治阶级的法律条文。什么告官者。杖刑三十之类的。

什么藐视朝廷命官,什么咆哮公堂等罪名也都被去除。

节度使有权修改地方法律,柴瑞就是利用了大唐的政治体制。修改了自己辖区内的法律。

但是这些法律并不完善。不过柴瑞相信,只要后人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一定可以让法律更加完善。有了《社会契约论》解放百姓的思想,挑战法律条条框框的人自然会比比皆是。而到那个时候,法律才会慢慢的被完善。

柴瑞新颁布的法典,完全就是从《社会契约论》当中衍生而来。

柴瑞的新法,可以用四大准则来概括。

一:平等准则。无论是政治,还是社会,经济。法律,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而这一准则,是柴瑞颁布新的法典的基础。一切法律范围内的活动,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