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五章 印尼骚乱(5/7)

清,实际上中俄两国一直都是保持和苏俄的战争状态,1923年签订的不过是临时停战协定,而主要原因也是基于人道主义,这一份临时停战协议随时都可能被打破,而这也是中苏俄三国在长达二十年多里爆发多次武装冲突的原因所在。

1940年三月份的中苏停战协议,宣告着中国和苏俄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而对于两国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俄国分裂问题,中国依旧坚持保持现状才是对俄罗斯人民的最好选择,任何试图打破西比利亚和平状态的举动都是向中国宣战的行为。

这一点不但是警告苏俄,同样是也警告这几年来不太安分的俄罗斯共和国。

陈敬云相信,现在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只要自己再坚持个几十年,那么两个俄罗斯就会成为历史现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他们重新统一起来,俄罗斯可不是德国,德国能够在历史上的冷战后恢复统一,那么因为他们有着统一的曰耳曼民族,而俄罗斯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纯正的俄罗斯族并不是绝对的主体力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甚至中国移民都有不少。而且基于双方不同的意识形态,还有着中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想要再一次统一基本再无可能

1940年3月份的中苏停战协议虽然从名义上不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不想中国和曰`本的互不侵犯条约那么明显,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而言也可能认为是互不侵犯条约了。

而中苏关系正常化也是给世界局势带去了极大的震动,至少到目前为止各国都已经是猜不透中国到底想要做什么了。毕竟在之前,各国都是认为一旦全球范围内爆发战争,那么中苏是必有一战的,但是中苏停战协议却是让人们开始怀疑中国的战略到底是什么?莫非是想要进攻东南亚?

可是看着也不像啊,中国的外交部在和苏俄签订了停战协议后,紧接着又是和英法以及荷兰签订了橡胶保障协议,英法荷三国承诺每年保持对中国十五万吨天然橡胶的供应。而这个橡胶保障协议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中国和英法荷三国的最大利益冲突。

这个年头的橡胶可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众多军事装备必须用到的物资,汽车、飞上的论坛,甚至坦克的履带传统系统里也是需要用到大量的橡胶,更不用说还有众多的密封胶圈等等。

而由于天然橡胶的产地极为单一,基本都是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马来西亚地区和印度尼西亚地区,基本所有国家都需要向这一地区进口大量的天然橡胶。

德国和苏俄由于无法得到天然橡胶,大力发展合成橡胶,但是产量一直都不算高,中国的合成橡胶工业规模也不大,现在每年也就一万来吨的产量,国内的工业发展所需求的橡胶一直都是严重依赖于英国和荷兰的殖民地。

从中国的战略原料角度上而言,橡胶是中国目前唯一大规模缺乏的重要战略原料,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的合成橡胶工业发展不顺利,而在海南等地区种植的橡胶由于时间尚短产量也不高,中国的天然橡胶要做到自给自足少说也得五六年以后了,但是中国的橡胶消耗量庞大,国内的汽车产业以及国防工业都大量需求,导致中国的橡胶消耗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所以近几年为了扩大橡胶的进口从而在东南亚地区动作频繁,而拉拢泰国就是出于获取泰国的橡胶以及粮食的角度上考虑,泰国的把六万多吨的橡胶产量几乎都被中国拿走了。

中国缺乏的资源其实还是比较多的,不然铀矿、铜矿、橡胶都非常缺乏,铀矿现在是主要大规模开发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