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 战事起(二)(4/12)

静然。

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孤以为不然。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闲人骨肉,以为酷耳。

至于御将,自古少有。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宁是兴隆之渐邪!

闻任陈长文、曹子丹辈,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余,非不敦睦,至于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

又长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逮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以恩情加之,用能感义。

今睿幼弱,随人东西,此曹等辈,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各助所附。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转成嫌贰。一尔已往,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

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子瑜,卿但侧耳听之,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权称尊号,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然后曹叡在黄初七年十月的时候,自己的亲生儿子,刚刚成为清河王的曹冏病逝了。

自己的儿子什么模样自己不知道么,平素里壮的和一个小牛犊子一样,最是虎头虎脑的让自己喜欢,可是子啊封了清河王之后,就死了。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想干什么,他突然想到了几个人,自己的那几个兄弟。

死在了黄初四年的,赞哀王曹协,清河悼王曹贡,广平哀王曹俨还有那个差点就成为了曹魏皇帝的,死在了额黄初六年的东武阳怀王曹鉴。

这些,都是怎么死得,他曹叡比谁都清楚,或许在黄初四年的时候,自己也该死了,或许在黄初六年的时候,自己也该死了,是某个对不起自己母亲的女人,为了让她自己心安,为了让在父王觉得她是个什么好东西,才将自己保了下来。

终于在十二月曹叡大封群臣,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大人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这些人要么是支持自己的,要么是必须支持自己的,给了他们好处,顺带拉了一把曹真,也算是能够让他对这些人有了一个交代了。

曹叡本来是想要在自己更改了年号之后,正式册封他们这些的,但是看这个样子,他们似乎,不是很同意这种做法的。

但是哪怕是如此,他似乎还是得不到承认。

江东事情好不容易结束了,司马懿震慑住了江东,诸葛孔明正是在汉中屯驻兵马,这一下子让中原都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为了不再西边出现什么问题。

曹叡只能让曹真回到雍凉去解决凉州的问题,然后同时防范汉中的诸葛亮。

同时江东和汉中的事情,也算是让曹叡明白了一件事情,当初自己的父亲让这群大将常年领兵在外,并非是任用自家亲将,使用亲信之人,而是因为不得不如此。

此时他想要人尽其用,结果就让司马仲达开始了尾大不掉之势力,对于这件事情,曹叡说不后悔是假的,哪怕司马懿这厮在自己登上皇位的这件事情上,他是出力极大,曹叡仍然很后悔。

所以他在荆州再一次平定了之后,选择了将司马懿收回朝堂,虽然没有去掉他的兵权,但是他在筹谋,如何能够换掉荆州大都督。

但是,在这个关键的似乎,蜀汉大军还没有从汉中动静儿,但是,孟达反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