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郭侃入伏(VIP)(4/4)

的行动,只是对着蒙古骑兵放了一阵箭雨,扔了一些手榴弹,然后就有序撤退了。

发现了李隽的踪影,那么宋军主力也在附近。就是宋军主力不在附近,把李隽这个灵魂人物收拾了,这战争也就等于结束了,郭侃望着策马缓缓向后退的皇罗伞盖下的李隽,毫不犹豫地下令跟进进攻。

郭侃再一次想抄到李隽的后路去,密令两支轻骑兵来个大包抄行动,拉个大网,把李隽网住。两支轻骑兵奉命而动,不想到没多久就遭到宋军的阻击,混战了一场,根本就不可能突破宋军的阵势,只好放弃。

不用想都知道,李隽肯定有计谋。不过,郭侃自信不怕,就算李隽挖上百八十万个陷马坑,陷马坑东一个,西一个,能不能发生作用全得碰运气,中奖几率和摸采票差不多。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完全可以破去,郭侃才不会为这事担心。

就算李隽要调动军队来决战,也拿不出多少军队,以郭侃得到的情报,李隽也就五十来万军队,和自己相当,而且大部分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真的打起来的话,占上风的还不是他。正是从这点考虑,郭侃才继续推进。

宋军每次都是和蒙古军队稍一接触,立即撤退,决不多纠缠。宋军不知道垒了多少道土墙,过了一道还有一道,好象没完没了似的,郭侃追了一夜,宋军的土墙都没有用完。

对于此时的郭侃来说,停止进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或者掉转方向,兵分两路,从两翼突击,随便哪一路成功都是大好事,他完全可以来个大迂回行动,冲到宋军背后,或是在行进间调动宋军,再寻找战机决战。

然而,宋军已经严密地封锁了两翼,郭侃多次派军队试图从两翼突破,都是混战一场,各有损失,根本就不可能宋军的封锁线。要郭侃任由李隽从他鼻子底下走脱,他又很不甘心,不要说郭侃不会放弃这种好事,就是把他和李隽对调,李隽也不会放弃,抓获李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那也值。

还有一个促使郭侃追下去的理由,就是他有充分的自信不怕李隽的计谋。对于这个神人来说,他能攻善守,退却中设伏,不住反击敌人,最是他拿手的事情,不管李隽有任何计谋,只要他军队在手,他就不怕。

郭侃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从来没有被人困住过的事情发生,也不可能有人困得住这么多的军队,不用说其中还有几十万精锐的骑兵部队。

正是这种自信,把郭侃推向了失败的深渊。郭侃万万想不到李隽用了一个老土的法子让他的骑兵根本就发挥不出威力,只能当摆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