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开疆拓土(二)(1/2)

第三百六十二章开疆拓土(二

历史上西方之所以没有倒在这个问题上,是因为他们一开始是分封制,不怕失业的农民造反,后来又有广大的殖民地供他们扩张,等到殖民地开始一个个独立的时候,西方列强的城市化也基本完成了,这个问题便不再是问题了。但对长期采用中央集权制的古代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就决不能忽视,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有大量土地可供大宋的农民拓殖,但赵?还是大大加快了下放部分权力到地方各级的尝试,这才是治本之道。

就这样,到了绍兴十九年底的时候,南洋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落入赵?的掌控之中,这也令赵?得以解除心中一个不必要的思维惯性。由于前世记忆的影响,赵?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以历史上中国各个时期的版图作为蓝图,因此脑中无外乎就是东北、蒙古草原、西域、青藏高原之类历史上曾成为中国领土的土地,最多还有个华人比较多的东南亚。

可是,当诸如几内亚岛这种从来都与中国或者说中国人没多大关系的土地也轻而易举地并入大宋版图后,赵?这才猛然间明白过来,“我太蠢了,现在的世界规则还是 的弱肉强食,也没有核弹这种足以令大国之间不敢妄动的大杀器,更加没有多少有些影响力的联合国,普天之下的土地谁抢到就是谁的。这种时候自然是哪儿条件好就抢占哪儿,又何必拘泥于历史上的疆域呢?其实仔细一想,在历史上,除了汉人世居的本部十八省以外,我们中国的其他那些土地也不过都是列强力有未逮,而咱们与其更有渊源,又有地缘优势,才能保住罢了,如果中国当时实力更强,版图肯定会比后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得多。就像诸葛亮的《隆中对》那样,其实不是荆州与益州该是刘备的,而是刘备当时有可能拿到的只是那两州而已,现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咱们大宋,我又何必自缚手脚呢?”

赵?终于明白过来,现在大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可能地赶在核弹、甚至是机枪等密集杀伤武器(此后火力优势开始逐渐取代兵力优势,人海战术不再管用,密集队形更是找死,而战争的耗费也开始以指数暴增,此后的战争更加倾向于争夺石油等战略资源,而非土地本身,再加上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也不再有多少扩张的空间了,而与强国开战抢夺土地,代价又未免太大了,还是及早圈占无人区,或者从原始部落手里抢地,来得更加划算一点。)出现之前多占地、占好地,为子孙后代多攒点身家,至于是否与本土在陆地上邻接,倒反而不太重要,只要不是被别国隔开的飞地就行。因此大宋必须在此之前抢占尽可能大的地盘,每浪费一点时间,将来都会后悔不已。

而如果移民数量不足,那些新开拓的土地将只是一块块殖民地,成不了大宋的直属领土。将来,当殖民地分离倾向加强后迟早都会失去(这几乎是必然的,除非能坚持到信息才有可能在以直接统治的方式维持庞大的疆域,要不然就只能间接统治,中央的权威一旦受到削弱,那些殖民地与海外省必然会纷纷独立,毕竟头上有个老大,谁都不会喜欢。不过如果是无人区的话,倒是有可能保留下来,因为无人区是不会增加统治成本的。历史上俄罗斯疆域那么广大而没有彻底土崩瓦解,与此不无关系。),如果本族移民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那么独立出来的新国家还能继续华夏文明的传承,民族性质也能保留,否则只会变成历史上巴西等国那样的半调子(而且由于黄种人的隐性基因比例在三大人种中是最高的,即使有七八成的人口比例,与其他两个人种、尤其是黑种人长期融合的后裔在外部特征上也会变得完全不似黄种人的模样,如果连一半的人口都占不到,而族间通婚迟早会变得普遍起来,那时海外的汉人将会很快被同化掉,因此这个问题比历史上的西方白人更加严重,尤其是汉人又没他们那样残忍,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