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8章以为然否(3/5)
辕固?』斐潜问道。>
『如何不知?』司马徽在一旁,微微捏着胡须说道,『齐诗辕固公尔……』这句话还是司马氏的老前辈说的,司马徽自然门清。>
郑玄也点了点头。这是汉代历史上的大儒,他也不可能不知道。>
斐潜笑了笑,然后摸着桌案上的茶碗,说道,『其与黄生争论于上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杀也。」……』>
司马徽哈哈笑了两声,『好好,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这是在景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次辩论,史官也特意加重了笔墨进行描述。>
郑玄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了斐潜是师从于庞德公,便是脸色多少有些难看起来。『骠骑……欲重黄老?』>
斐潜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黄老乃学术,儒经亦如是,只不过么……』>
斐潜看了看郑玄,又看了看司马徽,笑着说道:『政治尚可学术化,学术不可政治化!学术之事学术了,岂可固化以愚民?』>
『五德之说,原属学术,探寻天地之理,论述政治之变,无有对错,唯有商榷,然则以其定论兴衰,攀附皇命,便如辕固责黄生,「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其言可乎?又有何人敢辩之!』>
『周王礼之,崩坏于春秋,孔子悲之,挽倾于各国。各地诸侯,皆有争霸以替周王之心,然无堰塞孔子言论之举,何也?』>
『如今五德之言,不见于六经,为阴阳所论,然引为争霸托词,禁堵诸生言论,又是为何?』>
『五德之谬,非在其五行五方,乃在其轮回更替!天地万物,过尔匆匆,周后之春秋,战国之七雄,皆为求其生,求其变,求其存,便如华夏上古五氏五帝,苦于居则有巢,引于火则燧人,别于兽则伏羲,痛于身则神农,传于典则轩辕,岂有轮回之言,焉有固步之理?』>
『不知阴阳,后阴阳之,不明五行,后五行之,岂有阴阳绝五行之恐,五行断阴阳之惧乎?如辕固之流,以人皇之名责黄生,再以天地之名责人皇,其论可乎?众生唯诺,非其理直,乃畏是也!』>
『天生万物,人生自有百态,或是笔端波澜万丈,或是心中朽木如灰,或是俯仰粗俗为乐,或是徇名逐利是非,亦或是抱璞守真,隐居山林,不一而同,但终须有人愿拍案而起,直言真伪,剖心烛照,气吐霓虹,将此一点星火,悄然种下,直至某日,可使得勃然生发,荫泽寰宇!』>
『二位,以为然否?』>
…………>
太阳缓缓落下,然后又一次缓缓升起。>
看起来像是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实际上也在静悄悄的改变着一些什么。>
清晨时分,农学士张章就离开了住所,带着学徒,出了城,然后沿着水渠一路向前,查看春耕的具体情况。>
一道小小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在了后面,然后静静的,远远的看着,垂手恭立。>
嗯,是那个三十二村寨的大壮的孩子。>
农学士张章只是看了一眼,随后便是查看水渠的水量,周边田亩的情况,并且吩咐学徒将其记录在木牍之上。这些资料,将会汇总到郡县之处,然后有专门人的进行备档,最后将成为大汉农业的一个部分。>
就像是当年他在守山学宫之中,当农博士拿出了平阳三年的农业数据,然后精细的分析,以此证明有序且有节制的灌溉比起毫无目的的漫灌更有效果的时候一样……>
庄禾一年又一年的生长着,看起来似乎都一样,但是实际上张章知道,其实也有变化,这些一代代华夏农耕积累下来的知识财富,就会记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蝉声,你听到了吗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怪物猎人之狩途志
我在御兽学院当保安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
炮灰女配修仙回90年代
亚特兰蒂斯
医妃凤华
幻花弄月
重生之纨绔公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