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零五皇子诞生(下)(2/3)

就是没有别的女儿也不要紧,六娘生的舜瑛也才三岁,大不了多少,百姓之中不是有俗话,叫做:女大三,抱金砖吗?”

赵月如和赵倩如没想到一下子就谈到小孩子们的亲事上了,甚至还扯到一个尚不存在的女孩,都不禁有些啼笑皆非。不过在孩子幼小时就定下亲事,姑表连姻,这在大宋民间习俗中,也是常有的事情。皇室的婚姻虽然含有很重的政治色彩,但这种从小订亲,姑表连姻也是有的。

宋英宗的皇后高氏就是宋仁宗曹皇后的侄女,但她自幼就被曹皇后养在宫中,几乎就等同于是曹皇后的女儿,和英宗是青梅竹马一起大的,因此英宗与高太后大婚时,朝廷中上下都戏称:天子娶妻、太后嫁女。

与大臣联姻,往往也被皇帝作为笼络大臣的一种手段,但赵忱的这个皇子却有些与众不同,因为他是嫡子,日后如果不出意外,一定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那么皇子定下的妻室也就是未来的皇后,其意义自然不同于寻常的政治连姻。

虽然杨炎现在并未在朝中出任重要的职位,但他毕竟还不满三十岁,作为政治生涯,还是十分年轻的年龄,而且屡立战功,在军中威信极高,对朝廷也表现出忠心耿耿,因此在赵忱心里,以经把杨炎列入了日后枢密使的候选人,让杨炎代任了一段时间的枢密使,其实就是一个试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赵忱和周太后也都愿意和杨炎再度连姻,无论是赵月如或是赵倩如的子女都行,一方面双方可以结成更深的亲属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向朝廷宣告,皇帝对杨炎的信任之情。刚才那样说虽然像是在开玩笑,其实也带了几分认真。

他们正说笑着,这时內侍以把杨炎请到宫中来了。

杨炎进宫之后,先向赵忱和周太后见礼。周太后笑道:“子昊,今天难得我们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就不要拘束于礼仪了,随些才好。”然后又将刚才谈论事情又向杨炎说了一遍。

杨炎听了,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道:“娘娘、官家,孩子们现在都还小,将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我看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如果他们大之后,真的两情相悦,那么就不妨成全他们,让他们终成眷属,如果无缘,也不可强求。看看当初官家和圣人,还有微臣和两位公主的情况,都是如此。”

赵忱听了,想起当年自己和岳璎大婚时的情景,也不禁觉得是深有同感,于是呵呵笑道:“还是姐夫说得是,将来的事情,也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支持原创※《宋翔》首发于17k网※支持正版※※第二天,赵忱正式把皇后生子的消息公布天下,同时下旨大赦天下,并在建康城中,庆贺三天。而朝中的武官员,也都各自加官一阶,并且均有赏赐。一时朝廷上下的武官员也都十分欢喜,这到不因为每个人都进阶受赏,而是因为皇子出生,就意味着皇帝有了继承人,朝廷能够稳固,皇室也能够得以延续,因此人人也都大为安心了。

朝中热热闹闹庆贺了好几天,大臣在朝堂上向皇帝恭贺,有诰命头街的妇人也都亲自进宫,去向皇后和太后朝贺,一时之间,皇宫中几乎门庭若市,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幸好这时惊燕军以经开始宿卫皇宫,她们都是女子,避讳也少得多,可以深入大内各处巡守。

这样一直热闹了一个多月,朝廷才开始给这次叛乱人员公审并量刑定罪。这时己是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了,拖了这么久,一方面是因为这次叛乱的牵扯面很厂,需要把有关人员全部抓齐之后,才好一齐定罪,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皇子降生,按照惯例,实在不宜马上就施行刑罚。

有许多叛乱的人员被下狱之后自知是逃不过了,一心等死,那知这一等竟然就是三四个月,居然一点动静也没有,由其是近一个多月,除了偶尔曾加几个人进来之外,连过堂也没有了。而且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