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零二太湖平乱(2/3)

军蛊惑参加了叛军的百姓只要能够立刻脫离叛军,归顺从良,官府将不追究他的罪行。并请当地百姓敦促自己参加叛友的亲人,尽快脫离叛军,弃乱从良。

同时曹勋严格约束宋军,绝对不许挠民,并且故意提高价格,从当地百姓手中购买粮食物资,都是现钱付帐,绝不拖欠,又由平江府的知府张涛出面,安抚百姓。被叛军毁坏的房屋也由官府出资修膳,对于脫离叛军,归顺宋军的百姓,不反让他们回家去与家人团聚,还发给一定的安家费用和囗粮,以安人心。

十余天之后,人心终于渐渐安定了下来,没有人再害怕官军,也没有人再去投奔叛军。相反在这十余天的时间里,还有五六百叛军脱离了叛军队伍,像宋军投诚。不少百姓人家见了,也都积极劝告自己家里还在叛军之中的亲人,尽快回来,归顺宋军。尽管潘壬和陈亦超还在尽力欺骗叛军,但事实就摆在眼前,改变不了,因此军心大为动摇,脫离叛军的人员已曰渐增多了。

见抚民政策已见了成效,这时水军虽然还沒有到,但曹勋还是首先率领宋军,淸扫太湖沿岸,被叛军攻取的县城。首先进攻的就是吴江。因为吴江县比较大,而且也是叛军在岸上的一个据点,叛军进攻平江府,就是以吴江为基地的,而且这时潘壬和陈亦超也都在吴江。

因为这时叛军的军心以经开始动揺了,因此宋军的攻势十分顺利,只用了一天时间,宋军就攻开了吴江县城的大门,杀入城中。大部份叛军见状,纷纷扔下武器,举手投降。潘壬和陈亦超见势不妙,立刻带着少数亲随,逃出了吴江。两人也不敢再到别的县城里去,径直退到了太湖中,躲在湖心的洞庭山上。

攻下了吴江之后,曹勋将投降的叛军也全都释放,然后再去分兵攻取其他的地方。因为见到宋军攻取吴江的例子,而且叛乱的两员主将潘壬和陈亦超也都不在,因此其他地方的叛军也都无心抵抗,宋军一到,纷纷主动开关献城投降。

曹勋对投降的叛军都用好言安慰,然后把他们也全都释放。不到十天的时间,太湖周边所有被叛军攻占的县城都被宋军收复了。而陈亦超和潘壬两人只能躲在太湖中,而叛军的人数也不足三千了。现在宋军分三部驻扎,分守吴江、吴锡和兴,以防叛军上岸来捣乱,只等李公佐的船队到达,然后就可以向躲在太湖中的叛军发动进攻了。

听完了曹勋的介绍之后,杨炎也点点头,整个平叛的过程,曹勋做得都相当出色,显示出他现在独当一面的能力。

曹勋接着道:“这一次李公佐派来了战船一百二十多艘,水军五千多人,统领是郑四海,船只多数都是两百料到四料的小船,只有五艘八百料以上的大船。水军走的是嘉兴府的松江入海口,径由吴江县附近进入太湖。先期的二十艘战船以经到了吴江,大队船队以经走到了平江府境内,预计今明两天之内一定可以到达太湖,只等船队一到,我们就会对太湖发动最后的进攻。”

说着,他又拿出了太湖的地图,边指边道:“在太湖里,一支有三个大岛,为西北的马迹山、东南的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叛军的主力都守在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上,就陈亦超和潘玍分別驻守,两个岛上各有守军一千多人,各种船只五六十艘,而马迹山在常州境内,驻守的叛军不多。因此我打算在吴锡和宜兴两地各留三千人马和十条船,只用监视马迹山的动静就行了。而我们进攻的重点就在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两处。”

杨炎点点头,道:“那么你打算怎样进攻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

曹勋指着地图,道:“除去分给吴锡和宜兴二十艘船之外,我们和叛军的战船数量大体相等,但战船的性能质量,武器配置包括士兵的素质,我们都占了绝对的优势。而且我还准备了二千多件水靠,并且训练了士兵的凫水能力。而在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