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十一金殿审议(上)(2/3)

都大为得意,颇有扬眉吐气之感。而反对新法的官员也并没有垂头丧气,因为反对新法呼声最高的两湖路至今还没有具体的消息传回来,由其是激起了民变的荆湖南路,朝廷派出杨炎、王淮和內侍纪维忠三人前往调查,这都过了一个月了,虽然迅速平息了地方的民变,没有酿成,但这次民变的具体原因,还没有一个完全结果。

从他们发回朝廷的公看,调查取证的过程十分难困,许多当事人和官员不是失踪就是一囗咬定,是新法不好,再就是缄口不言。连宁乡、湘乡两县的知县都告病在家,不理县事了。

因此从表面上看,现在是支持新法的官员大占上,但这次轩起的反对新法之争的最后结果如何,还很难预料,反对新法的官员依然还有机会。

到了四月下旬,两湖路还没有具体的结果,梁克家、洪适等人也在朝中展开了反击,坚持认为湖南路民变的直接因素就是新法害民,理由就是杨炎等人至今也没有查出别的原因来。这说明新法确实存有一些害民的地方,虽然在别的地方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并不等于就能适用于全国,就算不马上取消新法,也应该立刻停止在湖南路施行。

虽然赵汝愚在朝中竭力反驳梁克家、洪适等人的意见,但苦于对两湖路的情况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证据来,也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此反对新法的官员渐渐的又扳回了劣势,胜负到还未必可知。

而皇帝赵忱也有些不奈烦了,终于下旨将杨炎等人诏回建康。并且连同荆湖南路制置使魏杞,潭州知州孙涛也一起诏到建康来,要当面询问。

对皇帝的这一举动,两方面的大臣都有些不知所措,不明白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梁克家、洪适等人也有些忐忑不安,杨炎等人本来就是朝廷派到地方的官员,因此查不出别的原因来,皇帝把他们诏回建康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为什么连魏杞、孙涛也要一起诏回建康呢?致于要当面询问,更是奇怪,什么都没查出来,当面又能问出什么来呢?

也有人认为这表示皇帝对杨炎等人这一次迟迟查不出结果来非常不满,因此才要自己亲自询问;不有人甚至很乐观的认为,是不是皇上以经认可了两湖路的情况,因此打算停在两湖路施行新法,并而还打算嘉奖魏杞、孙涛两人,才把他们招回建康来。

梁克家和洪适当然沒有那么乐观。不过现在看来,可以肯定的是魏杞、孙涛的功夫做得很好,杨炎等三人在两湖路并没有查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来,因此就是皇帝亲自询问,结果恐怕还是一样,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不过虽然是这样想,但心里总还是有些不安。

诏书传到潭州,杨炎等人立刻奉诏,回到建康。

这日早朝时分,晓星残明,宫廷犹自黑沉沉的。巍峨的徳殿上,早己灯火通明,香乞氤氲。内侍环立,庄严肃穆,鸦雀无声。殿下的甬道两旁,甲胃武士夹峙,手执旌旗仪反,屏息而立,威武森严。武百官朝服冠冕,毕恭毕敬步向丹墀。

跪拜山呼己毕之后,武排班肃立。赵忱正色训谕道:“如今我大宋南渡,內忧外患纷扰,如不再振作自强,只能束手待毙,故此朕才决意推行新政,以求中兴大宋,收复失地,雪祖宗之耻,扬中华之威。厼等身为大臣,当忠心竭力,尽忠王事。”

武大臣们齐声应道:“吾皇陛下,睿思神断。臣等当竭节尽忠,以报圣明。”

开场之后,执事的內侍立刻道:“启禀皇上,现有荆湖南路兵马都总管杨炎,荆湖南路提刑点狱使王淮,入內内都知承旨纪维忠,荆湖南路制置使魏杞,知潭州事孙涛等人奉旨志阙,等候参见。”

赵忱点点头,道:“宣杨炎等人上殿。”

殿宇宫廷霎时回响着一片传呼声。不到片刻,杨炎等五人朝服整饬,走上殿来。

参拜之后,赵忱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