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 驰援宿州(2/7)

遗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从小就常听人说当年金兵南侵的时候,是如何暴残凶恶,烧杀yin掠,而激起的义愤。

但是现在杨炎的心中却对宋军的北伐产生了疑问。北伐的目地是什么?真是为了收复失地,解救百姓吗?但是如果宋军都是那样掳掠百姓,那么又和金军有什么区别呢?那么辛辛苦苦的北伐,收复了失地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不受金兵的掳掠,而受宋兵的掳掠吗?杨炎摇了摇头,又想起杨沂中的话来: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要靠自已去寻找的。那么这答案自己又上那里去找呢?

忽听身后有人道:“杨统制。”

杨炎回头一看,原来是毕再遇。杨炎停步道:“毕统领,是你。”

毕再遇紧走了两步,来到杨炎身边,道:“杨统制,你的脸色不大好啊,发生了什么事?”

杨炎叹了口气,边走边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对毕再遇说了一遍。毕再遇听完,脸色也凝重了起来。道:“杨统制,我比你多当了几年的兵,所以也知道得多一些,军队掳掠百姓的事情实在是我大宋的一大通病。”

杨炎点点头道:“以前我也是略有听说,不知道详情,不过现在倒是真的见到了。”

毕再遇道:“纵容士兵掳掠百姓,有的时候也是为了提高士气的方法。让士兵知道,打了胜仗以后,可以抢夺些钱财。这样士兵们才有动力。毕竟打起仗来,大将们身先士卒的少,多是躲在后面指挥,玩命的事情还是靠士兵们来做,而功劳赏赐,大多也被当将官的所得去了,轮到士兵的少之又少。有时在攻城的时候,主将往往会宣布攻下城以后,可以行抢几日,这样士兵们就会更加买力了。”

杨炎到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过到是有几分道理。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必须要靠纵容士兵去掳掠百姓茱提高士气吗?”

毕再遇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绍兴年间的中兴四将中只有岳少保和韩蕲王的军纪最为严明。而也是他们的部队的战斗力也最强,军功最大,这就说明军纪严明的军队,也是有很强战斗力的。”

岳飞和韩世忠的军纪严明杨炎是知道的,韩世忠当年为将时就嗜义轻财,锡赍悉分将士,所赐田产都输租与编户等。持军严重,与士卒同甘苦。而岳飞的岳家军更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但也有一些不解道:“那么其他的军队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毕再遇又叹了口气道:“而有些是领军的将领自己不正,克扣了士兵的粮响,士兵们少了粮响自然要去掳掠百姓,为将的又怎么去管。有时不但不管,士兵抢来的财物还要分上一份。‘钱眼将军’的故事你总该听说过吧。”

杨炎点点头,‘钱眼将军’是民间一出戏曲,是讥刺中兴四将中的张俊,说某人有铜钱一枚,可从钱眼中看出人的星像,看赵构时称是帝星,看秦桧时称是相星,看韩世忠时称将星,唯独看张俊时称什么星也看不出来,只看见张俊在钱眼里坐着。

中兴四将中张俊统军最早,岳飞和韩世忠都曾是他的下属。但名声也是最差的,一方面是因为张俊参与了秦桧害死岳飞的冤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俊的贪婪和敛财的手段。军行所至总都不免勒索财帛,驱掳丁壮,掠女,居人庐舍。而且还经常指使军队为其私人干活,致于苛扣军响那更是常事。居说他每年仅是田税就能达到六十万石,由于担心家中被盗,竟将家里的白银统统融化,铸成数百个千两重的大银球,取名叫“没奈何”。

杨炎不禁叹道:“我曾听说,岳武穆曾言,‘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方始太平,’这话一点也不错啊。”

毕再遇也颇为撼概道:“只可惜我现在职务低微,纵然是有心,也无力改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