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兵败如山1(2/3)

一步的安排。

几天以后,在成都各级官员的努力下,各项措施陆续开始实施,在杨辅的严密控制之下,所有钱财都完全发放到百姓手中。成都的官兵、百姓见官府见到这些妥抚举措,也都渐渐安下心来,城中后秩序也迅速恢复。

同时成都周边的府州军县也纷纷派人到成都见杨炎,表示原意不从吴羲,继续为大宋效力。还有那些因为吴曦谋反,而弃官不做的人也都纷纷来到成都,愿意在杨炎帐下效力。对这些人,杨炎一率都用好言安慰,申明只要是愿彖继续为朝廷效力的人,以前的过失一率既往不咎。

而在这其间,杨炎又一面整编成都府的军队,一面派人去调刘仁先率大理军入川。同时也清查成都城中的府库钱食物资,准备迎战吴曦的大军。

一查之下,杨炎这才知道,川中的物资是何等的富足,仅粮食一项,成都城中就贮存了五十多万石,加上周边的县犊地区,可以高达八十余万石,如果不是自已巧计偷袭成都得手,成都就是被大军困上一两年,城中也不会缺粮。而库中的铜钱也有三百多万贯,不少穿钱的绳索都烂了,散落在地上的不计其数。其他的物资储备也都十分丰富。

仅一个成都的库存就达到这样丰厚,那么放眼整个川中,应该是何等的富足。杨炎和赵月如都十分高兴,如果能够稳定四川,那么仅靠四川的钱粮物资,就够大宋支持二三年了,对于抵抗金军大有益处。

十天以后,守城的士兵来报,四川宣抚使王炎以经到达成都,正在城外等候。杨炎接到通报之后,和赵月如一起出城去迎接这位与自已同名的地方大员。

在城门口相见,王炎五十左右岁年纪,中等年材,白面须,不过一身尘仆仆,行过远路的样子,一见杨炎和赵月如出城,王炎抢步上前,双手抱拳,对杨炎深深一躬,恭恭敬敬道:“四川宣抚使王炎,见过钦差大人。见过公主。”

杨炎也一怔,连忙双手扶住王炎的双臂,道:“宣抚大人,你太客气,你是朝廷宿臣,在下尚年轻,如此大礼,实在是不敢当。”

宣抚使虽是一个地方性的官员,但责任极大,掌管着一路或数路的军、政、财大权,除了在绍兴初的一段特殊时间之外,一般都是由执政大臣才能担任,实际的官职等于宰相。朝中大臣能出任宣抚使,可并不算是外放,一般都被视住极高的荣誉,而且一但任期结束,被调回朝中,必然会担任持政大臣。王炎当初就是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出任四川宣抚使的。虽然杨炎是这一次入川的钦差大臣,但无论是年纪、资历、官阶,都在王炎之下,因此王炎是无需对他这样恭敬的。

不过王炎对杨炎的恭敬却是发自真心,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官员,而且一向主张恢复。到了四川以后,一心想着治理好地方,整兵备战,使四川成为大宋日后北伐的西路基地。但到了四川以后才发现,吴氏家族以经在四川根深蒂固,自己又没有虞允那样的威望资历,虽然身位四川宣抚使,但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对这一次吴曦的反叛行动也只能眼争争的看着毫无办法,连成都都待不住,被迫躲到兴州,连自己也觉得这个宣抚使做待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虽然王炎以前也听说过杨炎的一些事迹,但毕竟没有见过杨炎,接到杨炎但任钦差大臣入川的消息之后,对杨炎的能力还有些半信半疑,也万没想到他入川还不到一个月,先取金州,后取成都,使吴曦的势力大减,硬生生将四川的局面扭转过来,确实令王炎衷心佩服,可不敢轻视杨炎。

因此一接到杨炎的公,王炎就立刻动身出发。不过现在兴州的战事叫紧,也抽不出多少兵力,王炎只带了三百名士兵,翻山越岭,走小路赶到成都。

听了杨炎的话,王炎有点惭愧道:“钦差大人说那里话,本官虽蒙朝廷信任,受任为四川宣抚使,然而却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