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十六蒙古內乱(2/3)

不能再犹豫不决,铁木真听从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先派哲别、不台两人先率领二万蒙古军,去阿勒坦山拒敌屈出律。然后又派人去打探金国和南宋的动静,然后再做决定。

就这样又等了两个多月,哲别和不台的人马赶到阿勒坦山之后,立刻就稳定住了战局。面对着是自己五倍的大军,哲别和不台果然下令,将蒙古军分为十支,分头出击,从四面八方向哈喇契丹大军动了猛攻。屈出律一时间也被弄得手足无措,顾此失彼,也不知道蒙古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结果双方连战六场,蒙古军五胜一败,杀死了哈喇契丹军两万多人。

屈出律这次率领哈喇契丹大军来进攻蒙古,本来就不得人心,哈喇契丹的士兵们根本就不愿打这种无意义的战斗,这一下更是人心背离,军心不稳。屈出律无奈,只得下令撤军。

而哲别和不台分兵两路,不台带一万人马尾随哈喇契丹大军追击,哲别则领着一万人马,以一人三马轮换,曰夜兼程赶路,赶到哈喇契丹大军的前面堵劫。经过了三天三夜的追赶,终于在额儿齐思河附近前后堵击,追上了哈喇契丹的大军。

哲别先在前方给哈喇契丹大军一个迎头痛击,这时哈喇契丹大军还有近八万人马,但屈出律做梦也没有想到蒙古军会绕到自己的前面,只得仓促迎战,哈喇契丹大军人数虽多,但军无斗志,因此和一万蒙古军只打了一个势匀力敌。

就在这时,不台率领人马从后面赶到,蒙古军前后夹击,哈喇契丹大军立刻不敌,被打得溃不成军,当场被斩杀二万余人,被逼入额儿齐思河淹死的就有近八千多人。屈出律只带着三万多人马逃回哈喇契丹,余下的近两万人全被蒙古军俘虏。在战事结束之后,俘虏的哈喇契丹士兵被蒙古军尽数屠杀,尸体垒集在额儿齐思河边,犹如小山一样高。

接到哲别和不台的报捷,铁木真也十分高兴,立刻下令让哲别和不台就在额儿齐思河边驻守,等待自已的下一步指令。而南宋的使臣也到达了蒙古,告诉铁木真,金国将要举行南侵,要求铁木真履行联盟的诺言,从北方出兵,牵制金国的兵力。蒙古的探子也回到草原,证实了大宋的使臣所说的不是假话,金国确实将要大举南征。

铁木真不禁大喜过望,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着现在金宋交战之际,正好可以出动大军西进,平灭哈喇契丹,除去屈出律这个后患。至于宋金之间,就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去吧。

但耶律楚材这时进言,提醒铁木真,不要忘记宋蒙联盟,现在宋蒙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坐视金国灭掉或是重创了南宋,那么下一个就将轮到蒙古。以蒙古一方的力量,根本不足以独自对抗金国。

铁木真听了,也恍然大悟,赞叹还是耶律楚材看得全面。然后又聚集武将谋臣,商议了三天,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铁木真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去征伐哈喇契丹,八万大军中,有五万是蒙古骑军,包括哲别和不台带去的两万先头部队。另外三万是其他各族的杂役步军。随同铁木真出征的大将是博尔术、赤老温、忽必来、主儿扯歹等人,以及铁木真的三个弟弟合撤儿、铁木格、别勒古台,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并以耶律楚材为军师。另外,因为铁木真的可敦古尔别丝本是以故乃蛮塔阳汗的宠妃,在乃蛮部中也很有影响力,因此这一次也随蒙古大军一起出征。

而对金国作战的大权则全部授予了大将木华黎,凡事对金作战的一切事宜均可以便宜行事,自行决策处理。并按中原的官制,加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黄金印,以博尔忽为副将,契丹族的降将耶律阿海、耶律秃花两人也在木华黎部下听用。率领三万大军,包括一万蒙古骑军,八千契丹族士兵,和一万二千杂役步军,并又赐给木华黎一面九素白旌大旗,告诸将:木华黎把旗帜插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