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十六平定叛乱(下)(2/3)

吧。”

这时众将也都十分佩服,道:“这都是经略相公神机妙算,巧妙安排,才轻易收复了安西府,我等佩服至致。”

辛弃疾又笑道:“这一计可是毕总管想出来的,本帅可也不敢自居其功,来,我们都一起进城。”

城门被攻破之后,虽然任纯义还坚信自已能够取胜,但其他的守军也知道大势已去,因此也不顾自己的主将,纷纷各自寻路逃走。等任纯义明白过来的时侯,自己身边只剩下几个死心眼的亲随了。

到了这时,任纯义虽然还没有对天意产生过怀疑,但也知道这一战是翻盘无望了,这大概就是林先生和释大师所说的曲折吧,不过这曲折也折得太大了一些。想通了这一点,任纯义也才想起要逃走了。只可惜现在为时已晚了,逃跑的时机早己被他错过,还没等他走下城墙,就己被宋军团团包围住了。

面对着闪烁着寒光的刀枪,任纯义的抵抗意志立刻就如烈曰下的冰雪,迅就溶化了。等宋兵上来把他绑住的时候,任纯义心里还在想着,这是不是也算是曲折呢?

任氏叛乱虽然在一开始曾经攻陷了安西府,仅仅只进行了六天时间,不仅任氏的主力人马在黄河岸边被宋军击溃,就连安西府和平西府这两座昔曰西夏最大的城市就被宋军顺利占领。

而那些任氏联系过的党项贵族本来大多对这次叛乱持观望态度,见任氏军一开始就攻下了安西府,到是有不少党项贵族也动了心,不过有些人还沉得住气的,心里虽然打算支持,但并未有实质性的行动,不过也给任氏写信,表示了自己的祝贺和支持。也有不少开始聚集族人战士,准备物资,打算起兵响应。

不过有三个最心急,同时也是最反对大宋统治的党项贵族立刻也举旗造反,并且带着各自的族人战士,赶到安西府,准备加入任氏军中。而谁也不曾想到,任氏的叛乱就像一个爆竹,虽然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但马上就烟消灰散,寂静无声了。

而宋军的胜利,也再一次震慑了党项的贵族,就凭现在宋军驻守安西路的兵力,就足以迅的平定任何的叛乱了。观望的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没有沖动,赶忙又给安抚使司写信,表示了自己的祝贺和支持。和上一封信相比,只是排头换了个称呼,内容跟本没有什么变化。而聚集族人战士的也立刻把队伍遣散,而物资都送到安西府来,表示自己的心意。

只有那三个以经举旗造反的党项贵族最为尴尬,队伍还没等到达安西府城下,却没想到城头上就又以经改旗易帜了。只弄得自己现在想补救也来不及了。但沷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了,有一个党项贵族只好叫手下人把自己绑上,进安西府城中去向宋军请罪。而另外两个则索性一条心跑到黑,打听到任氏仅存的任得聪和任纯理逃到了省嵬城,于是也赶去和他们合兵,继续负隅顽抗。

其实省嵬城并不是什么险要的地方,而任氏的封地不只是平西府,还有静州、怀州、盐州、宥州、夏州五处,任何一处都比省嵬城强,只是任得聪和任纯理兵败之后,又听说平西府被宋军攻取,吓得不敢再回任氏封地的任何地方,只好躲去了省嵬城。

辛弃疾复夺了安西府之后,立刻先写信回建康府,向朝廷报告这次平乱的经过。并且也没有急于进军攻取省嵬城,因为任得聪和任纯理以经翻不起多大浪来。现在宋军虽然攻下了平西府,任氏的其他人也被抓获,但那五州也都是由任氏的亲信把守,如果他们也不服大宋,再和任得聪和任纯理勾结起来,占领州城死守,到也是大麻烦,因此必须尽快拿下其他五州才行。

于是辛弃疾只命一员偏将,带五千人马去省嵬城,与任氏似残兵对持,以防他们再跑了。然后命毕再遇和杨昌鹏各领一万人马,分头去收取五州。同时又命人把任氏一家押回到安西府来看押,听候朝廷的处置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