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十九平分秋色(2/3)



如果说第一战的结果还能够让完颜陈和尚接受,那幺这一战的结果却令他感到有些失望和担心了。虽然这一战沒有了城墙上的支援,但骑军一向都是金国的优势,而且完颜陈和尚手下的骑军也是金国包括铁浮图在内的最精锐的人马,而宋军派出差不多同样数目的骑军参战,却依然能和金军打成平局,这说明宋军的骑军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足以与金军一较高低。

再加上现在大宋以经得到了盛产战马的河套地区,右未来会源源不断给宋军提供优质的战马,过去金军引以为豪的骑射之技也不复存在了。

虽然这一战金国的另一支精锐骑军破矢军并未参战,但完颜陈和尚也清楚,既使破矢军参战,也未必就能改变成果。而且他也没有忘记,宋军同样也雪藏了一张王牌,那就是象军。想一想象军那无与伦比的可怕冲击力和惊人的破坏力,实际上到现在金国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对付象军。

二战之后,金军也没占到半占便宜,于是完颜陈和尚打算先守几天再话。那知到了第二天,宋军竟然以经撤军了。

但完颜陈和尚可以不敢大意,立刻派探子出城去打探,得到的结果是宋军确实以经撤军,而且这时正在修筑临涣、蔪县、灵壁等几个县的城墙,显然是做长期坚守的准备。

完颜陈和尚对此也不禁大为不理, 在前二次交战中,宋军的兵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而且宋军一直都占着上风,为何会无缘无故的退兵呢? 杨炎会不会又有什么别的诡计,分兵去取其他地方呢?但如果是要分兵去取其他地方,宋军也不该撤军,而且继续驻扎在城下,虚张生势,牵制住金军的兵力才行。而不应该是全军撤退。但没有把握宋军的正确动态之前,完颜陈和尚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完颜陈和尚的疑惑并没持序多久,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原来是完颜长之亲自率领六万大军,赶来支援完颜陈和尚,人马以经到了南京,这样一来,宋军撤军也就是顺理戌章的事情了。

杨炎当然不会以为在中都的完颜长之会对中原的战况坐视不答,因此在攻打宿州的同时,他一直都关注金国的援军情况,得知完颜长之亲自率领六万大军,赶来援助的时候,杨炎立刻就果断下令,放弃继续进攻宿州,人马都退回豪州驻守。

因为这一次出兵,在名义上是对金国拒绝和谈的反应,但在宋金战争的大局上,只是对金国的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并非是要真正取得多少战绩,从开战到现在,宋军虽然并未攻下一座州府,但也取得了几个局部的小胜仗,在东线攻下了属于陈州的郾城县,西线也占领了临涣、蔪县、灵壁等几个县,也算是小有斩获,在大宋国內也能交待的过去。

现在宿州一时难以攻下,而金国又来了援军,大宋暂时也不愿同金国全面开战,同时还有别一个目地,就是迫使金国在安西路尽快动手,好早日解决安西路的这个隐患,因此还是主动收手,静观其变为好。不过杨炎在撤军之后,分别在郾城、蔪县、灵壁等地修筑城墙战壕等防御工事,意图永久性占领,使这几个小县成为楔入金境內部的钉子,为日后再次进攻做好准备。

毕竟金国的实力雄厚,地域广阔,又有完颜长之,完颜陈和尚这样的名将坐镇,因此收复失地是一个长期战斗的过程,丝毫也不能着急,也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想法,还是要稳扎稳打,夺回一块地方,先要守住,然后再逐步向北推进,步步为营。

而见宋军撤军之后,完颜陈和尚也留下兀林台,带领三万人马驻防在宿州。因为虽然宿州城是守住了,但周边的临涣、蔪县、灵壁等县匀以失守,必须以重兵布守才行。而完颜陈和尚自己则赶到南京,与完颜长之相见,商议下一步的大计。

完颜长之在中都收到完颜陈和尚的战报之后也不敢大意。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