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60章:暴风雨前(2/3)

强。一方是稳健的发展,而另一方呈几何形式发展,彼此之间的实力差距将会越来越可怖。若不现在行动,报仇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

扶余璋一言不发,苏我仓麻吕也沉着脸,他们不得不承认渊盖苏文说的句句属实。

唐朝立国不久,比他们存在的时间都短,可偏偏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能够短时间的超越他们,将他们踩在脚下。这得天独厚的环境,正是他们所向往的东西。

苏我仓麻吕沙哑着声音道:“这些我们都清楚。”

“不!”渊盖苏文摇头道:“你们不清楚,你们看到了大唐的繁华,却没看到大唐的致命伤害。大唐发展的太快,发展的太迅速,他们皇帝的野心太大,动作太大。这一切与隋朝的杨广,有什么区别?”

苏我仓麻吕、扶余璋互望一眼,均是不解。

渊盖苏文解释道:“他们一样的有野望,一样的致力发展。唯一的区别在于现在的李世民比杨广聪明,懂得体恤百姓,没有盲目的驱使百姓,将一切发展稳定在一个临界点。保持着内部安稳的情况下,不断的对外发展。不得不说,唐朝的这个皇帝李世民真的很厉害。他没有秦始皇嬴政祖上为他打下的百年基业,也没有汉武帝先人给他留下的文景经济,凭着大乱以后的局面,却干着他们一样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打破这个临界点,让百姓受到杨广时期一样的待遇,唐朝将如隋朝一样,不攻自破。现在的唐朝不是我们能够战胜的,真正能推翻唐朝的只有唐朝,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唐朝自己陷入内乱。除此之外,大唐的强大只是表象罢了,去年,大唐歼灭了强大的东突厥,大唐皇帝也尊为‘天可汗’,可事实上,大唐真的毫无损失吗?要知道,突厥将士都是能征善战之士,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说是全民皆兵亦不为过,自古以来,中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东突厥让大唐一举歼灭了三十万人,大唐少说也得损失二十来万将士吧。或许,他们损失的将士比起东突厥更多,毕竟,大唐是以步卒为主,以步对骑,向来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与骑兵作战,往往是一比四,甚至一比十的战损,这一点,骗不了人。”

说到了这儿,渊盖苏文自信一笑,继续道:“如果这些不足以证明大唐损失惨重,那么,有一事实实在在的证明大唐已经无力发动战争了。我们先后歼灭了中原数百万将士,说高句丽中原仇深似海亦不为过,中原也向来将高句丽视为肉中钉、眼中刺,可我们内战时,明明是他们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何大唐却按兵不动呢?李世民不知兵事吗?不懂把握时机吗?不,他用兵如神,非常的厉害,他不是看不透,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的坐失良机。只可惜,天下各国都让大唐歼灭东突厥这一战给打怕了,也让大唐给骗了。事实上大唐虽是一头猛虎,却是一头病虎,一匹狼就能吞下的病虎。”

苏我仓麻吕眼睛一亮,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可依旧用着颤抖的语气道:“公子,请快说下去。”

渊盖苏文坦然笑道:“不知苏我大人知道孙武这个人?这个人很了不起,是中原用兵始祖,他写的《孙子兵法》我到现在也每日必看。他效力的是很早以前的吴国,当时楚国很强大,远胜吴国。而孙武看破了楚国经济上的危机,提出了分师扰楚的疲楚之策。当时的吴王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最终吴国以弱克强,五战五胜占领了楚国的都城。两位再想想,隋朝是怎么灭亡的?杨广自己胡闹,天下造反四起,他不弄平内乱,反而三番两次的来打我高句丽,以至于国破家亡。现在的唐朝发展的太迅速了,他们的根基肯定不稳。只要我们效仿当年的吴国疲敌战术,消耗唐军的国力,要不了多久,他们的经济必定崩溃。”

扶余璋却没有让渊盖苏文忽悠住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