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6章:绊脚石(2/3)

颉利盛怒之下,也是全军出击,双方在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大战,颉利作凭借人数上的优势,将夷男率领的仓促组织起来的铁勒劲旅打退。

颉利承受不住伤亡,打退了铁勒联军后不作多留,灰溜溜的撤军了。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善于把握形势的夷男哪会给颉利喘息的机会,硬是承受着崩溃的压力,直接再度点起了两万铁勒骑士,浩浩荡荡的杀向了突厥。像附骨之蛀对着颉利死缠不放,追着颉利打。充分的发挥了游击战术的精髓,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机动性发挥到极致。

突厥骑兵的机动性固然不差,但是在相通的情况下,主动攻击的一方明显是占据着主动。

面对夷男三番五次的杀入,整个冬天突厥都让夷男搅得是鸡飞狗跳、翻天覆地,整个大冬天都显得惶惶不可终日。

北地如此,南方同样不好过,受秦风的刺激,以及朝廷的大力支持,不但是秦风,连带代州一线的李绩与出兵草原,与秦风一东一西,抢占着突厥的人口与牲口。像水蛭一般吸食着突厥的血液、骨髓与生命力。

颉利就如落入平阳的猛虎。让北地的薛延陀与南方的大唐逼得一个头两个大,雷怒如雷。

最终在赵德言的策划下,在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颉利展开了一次成功的反包围。将两万铁勒骑士给困了住,展开了一场复仇之大血战。

十万突厥兵围杀两万铁勒骑士,铁勒人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悍,在付出一万八千多战士的代价下,突破了重围,逃入薛延陀腹地。

颉利这才得以安心南下,不过他吃过薛延陀的一次小亏后,不敢在深入薛延陀,歼灭这冉冉升起的强敌。

薛延陀也是元兴大伤,夷男在突利那里拉来的军队也是消耗一空。薛延陀大军本就是近来建立的部队,不但兵马不足,而且还是一些不经训练的牧民,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了兵败,那就是一哄而散的局面,现在经过连番的动兵。且夷男又不以掠夺为上,本就给族部造成了极大的军事负担。如今折损了数万的本部青壮劳力,使得原本的恶劣情况,百上加斤。薛延陀在短期内也是无力再战了,夷男当前要做的就是说服各部落,整合人心,以期明年再行决战,如果不顾部族的异议强行作战,好不容易形成一体的铁勒将会再度各行其事。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夷男懂得。

长安皇帝

大战即来

李世民与他的顶级团队也将重心转移到了战事上。

突厥、薛延陀与大唐国国都长安的距离相隔数千里,但是他们的情况却如雪花一般,一点一点传到李世民的案几前,让他这位大唐王朝的皇帝,大唐王朝的最高统帅对于北面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位皇帝看着一份份战报,每天都是笑容可掬,得意啊,一个强大的威胁,在他的策划下,正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的走向崩溃,这种心里上的胜利,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的。

这一天,薛延陀大败的消息也在这一日传到了他的手上

看着薛延陀惨败的战报,李世民的手指不断的在案几上敲打着,在他的下方都是他最为倚重的心腹人才: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

“这个夷男,为得我大唐的支持。真是不惜一切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侯君集抢先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男如此。必有所求,他越是如此,越留不得他。”

长孙无忌目光在侯君集身上一扫而过,流露着丝丝的失望。

杜如晦微微皱了皱眉,并未说什么。

房玄龄却无所谓的笑道:“潞国公说的不错,薛延陀、夷男如此巴结我大唐,其野心的确不小。不过我之意思,灭之不如用之。以我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