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6章:孔颖达的固执(2/3)

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欧阳询学于汉隶,而褚遂良得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三人之长。他们虽然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但字与字之间,难免会有形势之处。

秦风也是一样,他的字体至少有八分酷似颜体字。

而颜真卿虽说学于欧阳询、学于张旭,但他的楷书以自我创新居多,所以更是不易。

问题在于如今颜真卿的老子恐怕还是一个屁大的孩子,于是秦风的模仿变成了首创。以后即便颜真卿再创出颜体字来,世人只会认为颜真卿学于他杜荷,而不会说他杜荷学于颜真卿。

秦风已经让这一消息给惊呆了,自己无意中竟然取颜真卿而代之?

要知道颜真卿可是书坛的巨匠。千百年来,唯颜真卿能比肩书圣王羲之,能够雄视阔步于书坛。

想到这里,秦风不由的有些飘飘然的,想起后世自己的书法能与书圣王羲之比肩,乐得几乎找不到北了。

“秦风,秦风!”孔颖达连叫两声才将秦风叫醒过来。

见众人望着自己,秦风尴尬一笑道:“小侄失态,虞伯伯这般赞许,让小侄都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众人大笑。

“公主,您的画!”

一个侍卫手捧画卷满头大汗的跑了上来,那些文人太疯狂了,为了一睹秦风的书法差点上演全武行,若非卢清见机快,这副精品恐怕早就四分五裂了。

“让我瞧瞧!”

虞世南以不亚于刘翔的速度冲了过来,一把夺过画卷。

孔颖达、欧阳询、褚遂良三人一个个都聚上前来认真观摩。

三位书法名家几乎呆立当场,连连赞叹,纷纷评价。尤其是欧阳询,更是激动万分。

欧阳询的书法也是以楷书为主,是史上公认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地位仅次于四大家之首的颜真卿。他模仿汉隶而创的欧楷也是名噪一时。

“小友这楷体书法,无现有楷书的细腻,但笔力险劲,结构独异,更难得的是气势恢宏,意境更佳。妙哉,妙哉!”他被秦风这一手书法折服,虽高达八十之龄,但愿意以平辈论交,改口叫秦风小友。

虞世南、褚遂良不已楷书见长,但也看出秦风的字确实与众不同,也无颜妄自尊大,情愿平辈论交,共研书法。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三人侵法,多则六十年,最少的褚遂良也有三十年之久,论心得远胜秦风多矣,故而商讨书法精妙,他多在一旁聆听。

然秦风毕竟身怀两千年经验,一些后人创出的心得也非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能够理解的,偶吐几句超世言语也能让三人听得如痴如醉,大呼痛快。

孔颖达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能一阅这等书法,老夫此生无憾矣。”孔老头儿更是欢呼雀跃,一个劲的在叫“好字,好字!”如疯似狂,激动的不能自己。

楷书源于汉,由古隶而演变。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

到了隋唐一代,楷书有了新得发展。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这时候的楷书可用“浪漫”二字来形容,笔法温润秀劲,但缺乏气势不够雄浑。

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真正的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

秦风前世的时候,一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