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3章:经济特区(2/3)

部分精通农业的士兵,让他们亲自下田指点,以大唐最新的耕作技术为三州百姓谋求生产,让百姓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

秦风在近百天的时间里,真正的干了地方都督应该干的事情。又是管理军务又是处理政务。

军务不用说,秦风主要抓拿的项目,在提升边军士气之后,秦风就在大军中植入了竞技理念,每隔一月就来举办内部较技!一点小小的奖励,却激所有兵卒的争胜之心,鼓励兵卒刻苦练习。在竞技大赛过后,他根据每一个人各自的长处短处、个人喜好,合理的将他们安排至不同的兵种中去,以兵种的特性,挥他们的长处。而且还在军中下达了一个指令,让兵卒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喜欢的兵种训练。只要考核通过,便能编入他们想编入的兵种,从而专一的进行练习。

这个任命让每一个士兵都如愿以偿的在他们喜欢的岗位上训练,挥出了他们自身的长处,效率比笼统的训练,胜过百倍。

合理的安排,辅以竞技大赛激出来的旺盛斗志,加上合理有效的训练,边军已经有了今非昔比的改变,足可用焕然一新来形容。

单对单,秦风与诸位主将不敢保证边军与从军的“南归”将士能够战胜马背上长大的突厥兵,但是上万数量以上的交锋。以秦风为的主将们绝对有信心,边军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真正的变化还不在军务,而在于复杂的政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秦风在处理政务上还有了一定的心得,看着复杂的三州政务,他也看得懂、看得明白透彻。

马周在一旁偷笑着,他看的更远,在这个时代颇有重武轻文的念头,世人对于武将推崇备至,但是武将的路真正都到了尽头,还得转文。所谓出将入相,便是如此。

秦风善于练兵,也能指挥军事行动,而且还做得十分出色,但是以他的前景继续展下去,终会有一日,凭借军功走入政坛。如果一点政治能力没有,显然是不成的。不说如何出色,起码为要维持一定水平。

马周知道秦风是个追求完美到另人指的人,对于所有上疏的公文都会认真的查阅,以了解个大概。有时候,马周故意将公文写的深奥无比,让人读不通透。

果不其然,秦风看不明白只能找他来解释。

马周一点一点细说。

秦风明白马周的良苦用心,了解其中的道理关系。故而,更加卖力的学习着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

朔方有今日,主要功臣是马周与从旁边协助的刘仁轨,但是无可否认,秦风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与此同时,在三州原有的田地基础上沿着最新挖出而成的河渠,又分别多开垦了百亩田地。

这旱田也有旱田的好处,旱田种的都是耐干耐旱的食物。

朔方种植的便是大豆,大豆作为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数千年的栽培历史,较之娇嫩的水稻,大豆的存活性胜水稻百倍,是旱地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只需少量的水,便能存活下来,有着一定的收成,不过总体产量较之稻米还是逊色一二的。

在播种之前,朔方百姓挖掘出了一条通向朔方田地的河渠,有了足够的水源。得到灌溉的大豆田,生长的极为旺盛。有经验的农民一致表示,今天是他们北地难得的丰收年。

休息了一小会儿,秦风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记载的是近一个月的税收情况,马周很用心的将前两个月的税收在记载在了公文中,增加减少有着鲜明的对比。

“这税收的增长,乎我们的意料啊!”秦风看着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飞色舞。

马周由衷道:“将军天赋异禀,人中奇才,自由集市、旅游两个提议大大刺激了三州的展,加快了朔方的经济。属下自愧不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