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0章:植入竞技精神(2/3)

规划。

两人谈了整整两个时辰,直至傍晚方才停结束。

李世民再次赞道:“贤婿短短数天时间,拟定出如此完善的律法纲目,其中绝大部分制度皆全无古人,朕今日真是大开眼界。”

秦风汗颜道:“岳父大人再赞,我都无地自容了,相对于这些纲目,具体到每一条每一款那才是关键,律法制定最为繁琐,不但要从浩如云烟的历朝历代中的案例中挖掘、分析案例产生的原因,还要结合当下、考虑未来的一一定制。故而,您要称赞也应该把称赞留下来,等着称赞那些实实在在付出的官员。”

李世民道:“朕就欣赏你这种是我的谁也拿不了,不是我的我坚决不要的性格。对了,对于当下如火如荼的吏治,你有何看法”

“这是利国利民之大好事,既能清除隐藏在大唐内部的蛀虫,又能让百姓明白朝廷的苦心,同时,又能把有用之才落实在有用的位置上,如此一来,天下人将更加拥护、爱戴,这可谓是一举数得之事。我建议将这种全国性的清查成为惯例,可以每三年查一次,如此,各级官员都心存敬畏之心,做人将更清白,做事将更加用心。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县级官员的纠察,因为县令、县丞、主薄和县尉是直接接触老百姓的官员,老百姓对朝廷的动向、朝廷的政令没兴趣,也不懂,县级官吏的人品、做事态度决定老百姓对朝廷的认知度,县级官员做得好,他们认为朝廷好就拥护,县级官员做得不好,他们误以为朝廷也就那样,如果地方官员让百姓怨言丛生,那么,他们会痛恨朝廷,认为朝廷不将普通人的死活放在心上。所以,县级官员虽小,但,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千万马虎不得。”

“朝廷的政令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可如果变成一些阴谋家、品行不好之人的谋利工具,那就适得其反在颁布新令之后,朝廷还得看看新政令在地方上是否执行到位,是否变了味而不应该是颁布了就放任不管。”

李世民深受启迪的点头道:“受教了你如此熟知吏治,朕真该听玄龄将你安排到吏部,而不是当将军。有时候朕恨不得将你小子劈成几半来用。鬼谷门人,果真不同凡响。”

秦风肩头一耸,一副我很害怕的模样。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这一次,涌现很多能吏干吏,朕很欣慰你点子多,有没有办法让各级官员永葆的热情”

“李扒皮、李世仁”秦风脑海里闪过两个很典型的名字,眼前这个李扒皮这是要压榨完官员们最后一点精力的征兆啊不过,他也宁愿充当狗头军师。

“自古以来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辞。可从科举、武举的出现开始,从此以后就会出现文第一,武第一。既然有了官方标准,天下人还不为了这个天下第一,争得头破血流”

“天下第一”经秦风一说,毫无头绪的李世民只听得双眼发亮。

“对正是天下第一”秦风道:“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踏上天下第一的道路,这个天下第一,不但为大唐带来源源不绝的人才,还能鼓励天下人拼命学习您设立了十几门科考,而这十门代表了十个领域。每门的第一名,都是这个领域的天下第一”

“好算计”李世民笑道:“世人爱名利,没有人可以不把天下第一放在心上若按照你的设想,朕一旦把天下第一延伸至朝堂,那么,官员们还不得为这个天下第一争他个头破血流”

秦风笑着说道:“岳父大人所言不差”

“哎呀,这么简单的道理,朕怎么就想不到呢”李世民又喜又是懊恼的自责了起来。

“要是您样样都想得到,那么,我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秦风玩笑似的开导,让李世民哈哈大笑:“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朕要评一个年度政绩最佳的天下第一刺史,年度天下第一朝臣,年度天下第一谏官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