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5.南园遗爱(54)(1/3)

这大宫女脸色霎时变了,笑容僵在脸上,半笑不笑的,好生尴尬。她侍奉长乐宫这么多年,自然久闻霍光大名,长乐宫上官太后的生母,便是眼前这位夫人的长女。也便是说,长乐宫上官太后,应称眼前这位“外祖母”的。

难怪这权臣夫人好生的嚣张,敢叫上官太后亲来迎接呢!

大宫女很识相,赔了笑脸,转头便入了宫门,去禀上官太后了。

建章宫已经早早地生了暖炉,天虽未至大寒,但北风吹起来,刮在脸上,有时刀子似的,也是很冷。

这是午间,皇帝原该歇一会儿的,但自从许平君搬来了建章宫住,皇帝与她磨腻在一块儿的时间长了,他待皇后很细心,一应饮食起居,他能亲来的,都是亲自照料。

因方才哄得许平君午歇,他便得了空,又看起了奏折。

这才没阅多少呢,角门子上便来了消息,说是宫眷要见皇帝。这说的是哪门子话吶?谁想见皇帝,只消递一句话,便是轻而易举能见到的?

皇帝皱了皱眉,继续阅他的奏折。

身旁从侍深明君心,早替皇帝挡了回去:“陛下国事天下事,忙着吶!请夫人回去,陛下不得空。”

从侍又将人送了出去。

这下回来了可了不得,这御前的人,平时见惯了大世面,这会儿急慌的不行,近了皇帝跟前,便往前一跪:“陛下,可……可了不得!”

“何事这么急慌?”皇帝瞧着从侍,有些不解。

“这……这……长乐宫……来、来啦……”御前从侍着急起来,更是慌得话都说不利索。

皇帝蹙眉,因将手中奏折放了下来:“长乐宫?”

这三字确然是很少出现在建章宫的,长乐宫上官太后向来深居简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行事素来低调,也不喜长乐宫里人招摇过市,因此皇帝虽与上官太后同在汉宫,却鲜少见面,更少听到彼此的互通消息。

长乐宫里派人来啦?

皇帝狐疑。

深知帝王心的,还是贴身侍候的从侍。还未等皇帝开口,从侍已说道:“不是长乐宫里派人来了呀……是、是上官太后亲来了!”

什么……?

上官太后都来啦?!

皇帝差点从座上跌下来,稍一愣,慌整理服仪,只得亲自去迎。

这位上官太后乃孝昭皇帝嫡皇后,也是他的遗孀。说起她来,汉宫之中,无人不叹惋,也是她命不好,年纪轻轻的,便孀居长乐宫,自打新皇继位后,她便隐了,一个人抱着显贵的“身份”,孤单地在长乐宫老去。

算起岁数,她只比皇帝长几岁,皇帝刘询却不得不尊称她为“皇太后”,仪从母制。

可这上官太后,从来与世无争,她与皇帝,若不是到了不得不碰头的仪典时,多是不会相见的。连皇帝也不曾去过长乐宫,这上官太后怎会亲来建章宫呢?

皇帝有些犯怵,若见了上官太后,半点儿尴尬没有,也是不能的。毕竟她贵为太后,他又是皇帝……刘询总是傻想,他与上官太后见了面,这招呼要怎么打呢?依什么例?唉,也是犯难!他自幼不在宫里长大的,不懂这些礼仪,随机应变之能力也要比宫里的人差些。

这么想着,上官太后已到了。

刘询慌迎了上去。

上官太后素衣简服,半点没有宫里女人的张扬之色。

“太后有些瘦了。”刘询说道。

他看过去,太后仍然很年轻,眉目清秀可善,眼睛水汪汪的,像是刚哭过。她永远都像哭过的样子。她也的确很瘦,比皇帝上一回见着她时,还瘦。

“若缺衣食的,可派人来与朕说。”

皇帝明面上都是关心,但心里真惴惴难安,上官太后轻易不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