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南园遗爱(14)(1/2)

“但陛下圣明决断……”

刘病已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却才说了半句话,便不愿接了。他低着头,牙齿在唇间轻啮。

“病已……?”张贺扶起他的头:“病已,这间屋里,只咱们两个。你不必顾忌,有甚话,都可以说。”

“我在鲁国时,舅舅曾经跟我说过,当今陛下颖慧非常,又肯采纳群臣谏,即位短短几年时间,已将大汉治理的井井有条,……有孝武皇帝之风。”刘病已轻声说道:“病已亦乃汉室之后,自然盼着我刘姓汉室江山永固,今有明君出,病已心里自然高兴。因此在那窝洞里瞧见腐迹下七字时,心中慌乱的很。若只是征兆,便还不怕,怕只怕有心人刻意造之,又想将当年巫蛊之祸复造,害我同室操戈!”

张贺眼中闪过惊讶之色,若不是刘病已提及,他竟未想到此一层深意!可见病已这孩子确乃可塑之才。

故此欣慰道:“病已如此老成,戾太子泉下有知,当可告慰了。”

刘病已想及更重要的事情,便道:“病已力微,还有一事要托张大人承办。”便一跪。张贺连将他扶起:“病已的事,便是老夫的事,病已只管说。”

刘病已因道:“张大人,我觉博望苑那窝洞尚可一查,洞中老婆婆可算蹊跷,需再探查。那块青砖所刻之字若非天意,必是人为;既为人为,与那老婆婆必脱不了干系!”

“老夫糊涂!”张贺狠一跺脚,懊恼道:“若非病已察情,提醒老夫,老夫怕是要做坏事啦!”便急匆匆要喊人:“病已放心,老夫这便派人去探博望苑,哪怕掘地三尺,也必要揪出线索来!”

剩刘病已一人居堂中,他也不闲着,手剥滴下已结成块粘在烛台上的蜡烛油,一点一点撕扯下来,然后捏在手里把玩,这油块尚未冷却,还带余温,贴着他的指尖,暖乎乎的。

他虽自幼远于掖庭,但并非不识书礼,舅舅将他看得极重,从小便请当地最有名的士大夫来家教,做他的先生。他所读之书车载斗量,虽不至能说博古通今,但旧史典故也是熟通的。

他又怎会不知历史上凡生异象,小则天降灾妄,大则改朝换代。如暴秦无义,秦二世时,陈胜、吴广于大泽乡发动起义,令者曾鱼腹藏书,上书“陈胜王”三字,以鼓动人心。此为人为之异象也。

而这次所见七字,与那“陈胜王”竟是如出一辙。

是人为?是天象?却不得知道。

此时汉室少帝主天下,少帝弗陵乃明君,好端端的,怎会有“预言”称他将“崩”呢?

恐有人故生事端。

刘病已忧心忡忡。

张贺派人去博望苑寻那老婆婆的人手全都回来了,因告之张贺并无甚么异象,别说老婆婆啦,连只走兽也没瞧见。回来复命的人因称博望苑这许多年来阴气森森,恐怕是当年太子府一门枉死,阴魂不散,因此荒弃许久的博望苑竟无人去整砌修缮,归为自用。便一直这么荒着,荒了还不算,连走兽也不来,花果更不长,只长野草。

张贺这日便坐内堂,将家臣搜寻博望苑一事的结果告知病已。

病已本不惊一无所获,因想再去找那青砖,肯定是找不着啦。这种“阴谋诡计”,谁愿摊在那儿让人发现吶?这不是摆明要为自己找麻烦嘛!

但当他听说连那老婆婆也无所踪迹时,便急了,因问张贺:“怎会?那老婆婆应是在博望苑盗洞子中久居的了,如今怎会人迹全无呢?!”

刘病已并未怀疑那老婆婆的,他是信极了自己的分析,只当老婆婆真是衣食无着的可怜人,找个盗洞来住着过活。即便那七字与老婆婆有关系,也不至是老婆婆做的,多半她也被人诓了,或是利用了。

如今寻不见老婆婆,那倒很是耐人寻味了。

张贺一声沉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