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4章 治天下,如分饼(2/3)

孔老夫子不也是讲究家国天下吗?再说了那么多藩王,万一激起兵变,又该如何收场?宦官把持内廷,更是动弹不得,官吏和士绅,你光是看到了他们贪婪无度的一面,可是没有了他们,天下立刻就会大乱,而且士绅的权力来自宗法,三纲五常,又牵连到了孔老夫子,刚峰兄,可敢与孔孟一战吗?”

海瑞这辈子就怕两样东西,一个是拉扯他长大的老娘,再有就是读了大半辈子的孔孟之道,四书五经。听到了唐毅的话,他本能地摇头,孔孟二圣,仁人爱物,留下的微言大义,岂会有错,根本是后人曲解了圣人的意思。

“唐大人!”海瑞疾言厉色道:“您创立唐学,就急不可耐地诋毁孔孟之道,你,你别有用心!”

“哈哈哈,刚峰兄,你够敏锐的。”

唐毅竟然应承了下来,“两千年来,儒生多误国,要想解决大明的难题,砍掉五大毒瘤,靠着孔夫子不成,靠着孟夫子更不成!”

“那要靠你唐夫子吗?”海瑞眼睛瞪得和铜铃似的,气喘如牛,看架势竟然要扑上来,和唐毅拼命!

“我吗?当然没有那个本事,不过我倒是有些东西,要请刚峰兄见识一见识。”

海瑞还在迟愣,唐毅已经拉着他出了家门,一路到了小站外面,此时上千名民夫已经到了工地上。

从半个月之前,小站就开始了建城的工作,四周囤积了数量众多的砖瓦,木材,泥沙,堆得和小山一样。

海瑞离着老远看去,就现有很多妇人在编织竹条有立柱,有横梁,只是中间却是空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用竹条做墙,这不是糊弄人吗?唐毅怎么越不正常了,没有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诽谤圣贤,又展到了滥竽充数吗?他真想大声质问,你到底是怎么了?

还没有等到机会,那些绑好了竹架的妇人离开,一群民夫又用木板把绑好的竹架包裹起来,检查没有缝隙之后,有四轮马车拉着和好的泥沙过来,奇怪的是泥沙不是黄色的,而是灰白色的。

这一次有人用铁锹将泥沙倒进木板围成的柱子之中,灌了一些之后,就有人拿着木棍从上面捣实。差不多用了一刻钟,一根柱子就灌完了,人们继续向下一个柱子进。

海瑞看得明白,差不多每三丈左右,就有这么一根柱子,他不解其意,唐毅来到了一根两天前灌好的柱子前面,让工匠动手,将外面的木板拿开。

“刚峰兄,你来看看,可结实吗?”

海瑞走到了近前,用手摸了摸,冰凉粗粝,仿佛石头,弹了弹,沉闷浑浊,推了推,纹丝不动。

干脆从地上捡起一把锤头,对准了柱子,砸了下去,砰砰砰,任凭海瑞用尽了力气,只是落了一点灰,柱子纹丝不动,泰山一般!

唐毅不无得意,这正是他修城墙的秘密武器。

竹筋混凝土!

水泥无疑是最好的建材,有了水泥,才有高楼大厦,才有宽阔的马路,唐毅早就有心弄出来,无奈何他这个眼高手低,知识学得一知半解,动手能力又不行。

无奈,他只能把事情推给别人,魏良辅和钱德洪这些人创办三大学堂,每年光是花费的银子就有几十万两之多。

没理由让他们闲着吃白饭,唐毅给老魏写了一封信,就说他从西洋教士的嘴里,听说西方有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价格低廉,适于建造城池房屋,请他们务必弄出来。

唐毅张了张嘴,结果就是无数人跑断了腿,前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总算是拿出了成品,注意,是成品!

最初烧出的水泥问题一堆,干燥后会开裂,强度不够,还不如黄泥结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实验摸索之后,总算是满足需要了。

小站筑城,就是水泥扬名天下的绝好机会!

唐毅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