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26章 好奇救了猫(2/3)

有办法,不和七大姓合作,根本就拿不到货物,没有货物走私,又怎么维持几万人马的吃喝!

往常倭寇没有选择都是忍着,可是市舶司出现却不一样,有了光明正大的商贸途径,只要唐毅高高手,他们就可以像普通商人一样购买商品,不用多花冤枉钱,最初王直他们的理想不就是迫使大明答应开海贸易吗!

虽然时过境迁,他们的野心更大了,但是朝廷能开海,他们还是欢喜鼓舞的。至少在摆脱七大姓盘剥的问题上,双方还是能合作的。

实际上胡宗宪早就动了招安的念头,尤其是年前和唐毅谈过之后,胡宗宪的劲头儿就更大了,他一心要把王直弄到岸上。

可是七大姓却没有发现危机,他们还一厢情愿,认为倭寇和朝廷是水火不容的两伙人,不会有合作,倭寇只能仰仗着他们的帮忙,才能生存下去,王直不过是他们手下的一条走狗,让他咬谁就咬谁,绝对不会含糊……

不得不说,他们的迟钝害苦了自己。

王直的人马非但没有帮着他们,还和俞大猷一同联手,把七大姓的人都给干掉,在事发海域找到的残骸都是七大姓的手下,至于一些散落的货物,也是俞大猷有意为之,迷惑对手而已。

而在幕后导演一切的就是唐毅。

有人要问,唐毅不是被囚禁了,他怎么遥控一切呢?

奥妙都在银票上,唐毅不是大肆采购聘礼吗,他每天往外送银票,那些看管他的人拿到了银票,就要去钱庄兑换成银子,然后才能平分。

而收银票的钱庄正好是交通行下属的,唐毅被抓,他手下的人能不行动吗,不用别人,光是吴天成这个好学生就动员了无数人员,盯着巡抚的行辕。见有人拿着唐毅开的银票来兑换,吴天成当然一清二楚,他知道老师不会无的放矢。

他悄悄把银票放在火上面一烤,就什么都清楚了。

别人看唐毅是被囚禁,无能为力,实则一切还都在掌握之中,一举一动,根本逃不出他的眼睛。

当然猜到了是一回事,但是要做到就是另一回事,七大姓和倭寇合作多年,早有默契,倭寇又和朝廷势同水火,如何让倭寇反戈一击,光是商品上放手还不行。

为了能摆平王直,唐毅不得不拿出了真金白银。

他曾经给嘉靖说过,利用大明和倭国的金银差价,套取利润,当时还把嘉靖说的脸红心热,跃跃欲试,只是大明的水师不成,嘉靖只好打消了念头。可是王直手上的水师厉害啊,东亚的海上商路有一半都控制在他的手上。

王直欠缺的是银子,唐毅向王直建议,由官银号借银子给王直,让王直从倭国套取利润,赚的钱双方对半分。而且唐毅还答应平价出售货物给王直。

这个条件可非同小可,王直仿佛看到了成堆的金银往自己的仓库跑。

王直这家伙贪财,而且他年纪也大了,谁都想叶落归根,朝廷抛出橄榄枝儿,王直可不想错过。

唐毅的方案是通过胡宗宪的管道送过去的,到王直的手上,已经是六天之后,转过天就是和七大姓约定的抢劫时间,王直思考了一个晚上,在最后关头,他断然下令,让手下人帮着官军,把七大姓的人马给一勺烩了。

“船只被抢劫只是一个假象,而实际上俞大猷的船队已经暂时到了王直那里做客,如果我没说错,此时俞大猷应该率领着水师,去封锁月港,另外戚继光带领着三千人马,连夜赶往漳州,杨继盛杨大人也调集了一万多兵丁,要来一个水陆夹攻,把月港的海盗一窝端了。”

赵旭已经被连环的轰炸,弄得头晕眼花。他现在想想,自己搞得那些小动作和唐毅的大手笔比起来,简直天差地远。

这家伙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天下震惊!

月港的海盗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