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两下思量(1/4)

四年后,三月春,西山村,顾家小院。

文怡放下手中的账册,微笑地看向张叔,眼中露出嘉许之色:“真不愧是张叔,事事都办得周到。”

张叔高兴得眯了眼,搓了搓双手,笑道:“小的不过是照着老夫人、小姐的吩咐去做罢了,可不敢居功!”

文怡笑着摇摇头:“谁家管事不是这么做的?怎的不见别人家都能家业兴旺?能做到管事的,不是长年在主人家身边侍候,便是家生子弟,可有的太过愚笨不会办事,有的寸功未立,却仗着主人的势四处惹事生非,有的自以为精明,糊弄了主人,从中谋利,主人家还打着饥荒,他家里却是金山银山……多少大户人家,都是败在这些小人手里!当日祖母将张叔提上来的时候,也不是没人说过闲话,也有荐人过来的,祖母一概不应,只信张叔一人。如今怎么样?到底是张叔能干,才叫那些人打了嘴,从此再不敢小瞧你了!若当初用了别人,今天是个什么情形,还不知道呢!”

张叔生平最得意之事,就是被提了管事,又把主人家的产业料理得红红火火,虽然他心里清楚,自己只不过是听命行事,大多数决策都是卢老夫人与九小姐文怡定下的,其中又以文怡为主力,因此一直对两位主人满怀感激,但眼见着六房家业越来越兴旺,他参与其中,也生了几分自得。不过他为人老实,听到小姐夸他,得意之余,也红着脸道:“小的是托了老夫人和小姐的福!当年咱们宣和堂是个什么情形,人人都看在眼里的!自打老夫人和小姐买了这处田产,又买了药香谷,细心料理着,熬了几年。如今每年光是出产的粮食、瓜果蔬菜和药材,就有八百多两入息!今年坡上的果林也能打果子了,这又是一笔。再加上去年年下从舅太太那里接手的西南坡地,眼下已经翻过土了,马上就要播种,到了秋天。又是一笔产出!从今往后,咱们家再不用愁了!外头的人知道了。谁不夸老夫人睿智精明,小姐聪慧能干的?!”

文怡笑笑,并不在意:“外头的人不过是面上情儿,说几句客套话罢了,八百多两的入息,说出去还不及长房一个零头,谁家会看在眼里?如今还是开头呢,且看以后吧。”

张叔听了更高兴了,兴奋了好一会儿。才按捺下来道:“是,小的听小姐吩咐!”

文怡命丫头将账本放入里间的镜匣,上了锁,又接过钥匙贴身放好,方才道:“昨儿我进城给舅舅舅母请安前,托张叔办的那件事。不知怎样了?”

张叔忙肃然道:“是,已经照小姐的吩咐去清点过了,咱们家库里还存有八万斤的红薯,本是预备做种的,因小姐吩咐今年西南坡改种玉米,因此还放着没动,只等农忙过了。四五月间青黄不接时,正好卖出去。”顿了顿,有些犹豫,“小姐,那玉米只听说北方和山地里有人种,咱们平时也极少吃它,为何小姐要改种它呢?”

文怡淡淡地道:“今年开春后,雨水如何?”

张叔想了想:“少!开春至今还没正经下过一场呢!只有两天飘了点雨丝,其他时候倒是出太阳居多。”忽地心下一惊,“小姐的意思是……”

“天时如何,我等凡人谁也不知,只是听村里的老人说,今年雨水怕是要比往年少。玉米虽不中吃,却要比别的庄稼耐旱些,又长得快,若是顺利,夏天就能收了,到时候补种一茬玉米,或是改种瓜菜也行。如此轮种,咱们一年能多得好些粮食呢。本来红薯更耐旱,只是长得慢,春天种了,要秋天才能收,倒不如改种玉米。这些年大表哥一直让人在西南坡种红薯,已将地养肥了,想必出产会更多。”

张叔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小姐说得有道理!虽说如今还没见旱象,但就冲玉米长得快这一点,改种它也是好的!红薯也不大中吃,价钱更贱,但玉米倒还有人喜欢,运到康城去更好卖呢!”

康城是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