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外来客(1/4)

还不到傍晚时分,侍郎府派来的人就到了。

文怡从丫环那里得知消息后,赶到正屋时,李太太正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古嬷嬷闲聊:“你家太太真是太客气了,上回送来的特产还剩下许多呢,这就又送过来了。大冷天的,辛苦妈妈特地走了这一遭。”

古嬷嬷恭敬地站在地上,正要回话,李太太却已经回过头,吩咐自家丫头:“把这些都收起来吧,林千户的太太上回不是说过正想这个吃么?拿个匣子装了送过去。把昨儿得的两盆腊梅交给古妈妈,让她带回去给蒋太太,算是还礼。”

古嬷嬷面上一喜,正要替主人道谢,李太太却已看到了文怡:“怡丫头来了?快进来!你族里的长辈特地遣了个妈妈来瞧你呢!还说要接你回去,其实这又何必?你在这里住得好好的,这么快走做什么?难不成是顾太太嫌我们家门第低微,招呼不起她的远房侄女儿不成?”

古嬷嬷听得满头大汗,正要说几句辩解的话,文怡已经走上来开口笑道:“表姑母多心了,长房的大伯母不过是担心我住在这里会给您添麻烦罢了。她本是好意,只是不知道表姑母正想我留下来多陪陪您说话呢,还请您别见怪,只当看在侄女儿的面上吧。”

李太太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笑吟吟地三两句便把这个话题混过去了,反而问起文怡后日要出门时带的东西可都齐备了,又说了自己打算派哪几个家人跟车侍候,还要文怡后日多照顾李春熙。文怡一一应下,与她十分亲近。

古嬷嬷看在眼里,十分不是滋味,但她从头到尾都插不了嘴,又能有什么法子呢?只好自认倒霉,想着九小姐见她特意来了。总会单独与她说几句话的,到时候把老太太和大太太的意思传达清楚就行了。只是出乎她意料的是,文怡居然当着李太太的面问她是否还有别的话要转达,她怎么好当着李家人的面说出来?犹犹豫豫地,只好说没有,不等她补充一句“太太有几句话要嘱咐九小姐”。李太太已经下了逐客令。她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文怡看着古嬷嬷远去的背影,只觉得十分解气。李太太似笑非笑地嗑着瓜籽儿。道:“看来你那几个族亲也开始着急了,是听了外头的传言,还是自己想得太多?”

文怡笑道:“我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女孩儿,也就是因缘巧合,认得了几位朋友,带着表姐妹们上人家家里玩了一遭,便是表姑父升了官,也是因他忠于王事,品性端正。得了圣上赏识的缘故,与我有何干系?以大伯父的资历,断不至于生出这样的误会,想来是大伯母关心则乱,一时想岔了。”

李太太微微一笑:“我也曾听人说过,顾侍郎的夫人是位慈母。对儿女最是宠爱的。据说她平日除了与几家世交的内眷往来,便少与人结交,会想岔了,也不出奇,毕竟母女连心。顾家六小姐在路王府茶会上与东平王世子相处甚密,事后却传出东平王世子意欲与别家闺秀联姻的传闻,六小姐在家里多静养几日也是好的。省得到外头听人乱嚼舌头。只是那位老太太的行事,倒叫人有些不明白了。按理说,你的亲事又不曾碍着她什么,我这头已经打听过欲与柳家结亲的人是谁,并捎过话去了,正巧那家男主人就在我们老爷属下当差,不过两天功夫,听说已经给女儿另寻了一户好人家。既如此,你与柳尚书那个侄儿的婚事按说就再没了阻碍,缘何侍郎府的老太太还不肯松口呢?”

文怡冷笑,垂下眼帘:“大约是觉得我胆子太大了,不够恭顺吧?”长房在顾氏一族里当家作主久了,即便是于老夫人这样历经世事的,嘴里说着要低调行事,不能叫族人再抓住了把柄,但一旦遇上有晚辈敢捋虎须,也难免会心生气恼。她不就是要自己低头听话么?不低头又如何?难不成只有长房的人能为自己订下亲事?!

她抬头看向李太太:“表姑母,您真的要到柳家去?”李太太曾提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