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二章 破题(2/3)

一厢情愿拍脑瓜想出来的。

因为他很清楚,没错,范如霜是强势,那是因为她的身后不但有高人支持,还有一帮既得利益者在帮着摇旗呐喊。

可是,在大多数的社会结构或者利益体系中,既得利益者总是占少数的,那得不到利益的团体,一见到范如霜遇难,绝对会纷纷地上来踩那么几脚,以期在事后盘点之时,获得一些东西。

支持范如霜的不会出头,反对者却是会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此消彼长之下,张永庆实在想不出,范如霜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倒台?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个间谍案,怎么才能攀到范如霜身上,这就需要一些配合和技术了,而陈太忠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必须承认的是,大家都知道国安局很少介入这种姓质的纠葛里,相对而言,这个部门的读力姓和自主姓很强,张永庆也没有陈太忠那种狗屎运,能说动国安要员来出头帮一点私忙。

所以,别看胡卫东跟陈太忠说话时信心满满的样子,但是他心里可是明白,能不能让国安再出头,不是看张永庆的攻关能力,而是要看陈太忠能不能应承下这件事。

当然,他们也没考虑到陈太忠跟国安局有极好的私人交情这种可能,没人会有那么强大的想象力,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未必会用到这一层关系——有那种背景的陈某人,绝对不是小恩小惠就能拉拢到的。

是的,他们想利用的,不是陈太忠的人脉,而只是他的应承,只要他肯多加几句,自然有人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反应给国安局,通过正规渠道再策动一次调查。

之后的事情,就彻底地跟陈太忠无缘了,大家各使段,成王败寇也就是那么一搏了。

在整件事情的策划中,陈太忠重要不?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他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缺少了这个关键的引子,张副总甚至不能发起这次倒范行动!

所以,对这个环节,张永庆是给了足够的重视,一百万的现金,不可谓诚意不足,张副总能调用的资金,虽然远不止这点,可是,这只是一个引子而已……难道还不够吗?后面用钱的地方多了去啦。

只是,当陈太忠婉拒之后,胡卫东才愕然地发现,自己把这趟凤凰之行,想得过于轻松和过于一厢情愿了,敢情这年头,还真有这么清廉的年轻干部?

那家伙绝对不会清廉!仔细回想一下陈太忠的穿着打扮,胡科长做出了如此判断,那么,是什么原因,才让这厮提不起兴呢?

那就是因为这件事的莫名其妙了!回味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胡卫东也承认,自己的举动,实在有点冒失了,素不相识就找上门送钱——还是一巨款,这怎么看也像个阴谋啊。

他能理解陈太忠的谨慎,虽然时下的年轻人,像这么小心的不多了,可人家陈科长估计是存了向上奋进的念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宦海无涯忍做舟,有了目标的话,谨慎行事就是常情了。

可是,想明白是想明白了,对这种谨慎,胡卫东还真没什么招数好应对,照常理讲,让对方释疑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遗憾的是,他不能这么做,张副总敢算计范如霜,优势就在于以有心算无心,暴起发难之下强迭出以获得胜利。

一旦事不密,被范总知晓,那后果就很严重了,要知道范如霜不但是董事长,还是党组第一书记,虽然无权处置总局直管干部,可整得他生死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