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225-3226各有难处(2/6)

个人,试图跟他建立关系,只不过陈主任人在省委,又离开了驻欧办,没兴搭理此人。

然而陈某人做事,一向对事不对人,听到这话,真的是有拿下刘满仓的冲动了——虽然田书记是他便宜老丈人,但是此人做事,委实太差了一点。

不过当着殷放,他也不能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于是微微一笑,假装听不懂里面的意思,“去年就上任了……原来是老同志啊,那更不需要我关注了。”

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方便动他!殷放听到这厮耍无赖,心里真是有点委屈,不过这个话这时候说,徒灭自家威风而已,所以他只能点一下,“不拖欠供货商的货款,这个工作你来做,比我方便一些……我要说话,有点不尊重田书记。”

“田市长要在,也不会允许他这么胡来,”陈太忠不以为然地回答,“曲阳黄这么好一个项目,任由他这么折腾下去,最多再坚持一年,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这话真的在理,企业要发展,开源和节流是必须强调的——刘满仓目前在做的,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节流,但是话说回来,对于一个蓬勃向上发展的企业,一些可有可无的节流,最终会导致供应链中断甚至市场萎缩,这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说白了,还是某些人特权思想太浓,把自己摆到了救世主的位置上,这种心态,可能会搞好一个企业吗?更别说这里面会涉及到太多的猫腻。

有关系的供货商,会比较早拿到货款,那么也就是说,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有关系的供货商,可以用比较差的产品,挤掉那些比较好的产品的份额。

那么更是说,有关系的供货商,甚至可以凭借资金和关系,收购其他的小黄酒厂家的产品,形成垄断的趋势,到时候收购价,还真的由不得黄酒集团了——这个可能姓不大,因为黄酒集团可以推出相应的措施,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个可能姓,是客观存在的。

说来说去,企业领导只顾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去积极开拓渠道的话,再好的企业都能弄砸了,开源节流——开源是放在节流之前的!

陈太忠对刘满仓,真的很失望,哪怕是田立平说了,小刘是个很有魄力的主儿,但是有魄力不是一意孤行,刘总这套做法,真的还是计划经济的思路——殊不知市场经济的年代里,名声一旦臭了,想挽救都难。

比名声臭了还要重要的,是僵化的经营思路——这一次的矛盾爆发,是因为黄酒文化节的举办,那么下一次呢,还有我陈某人为你保驾护航吗?

“太忠,我跟你谈话,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殷放眼睛一瞪,很不客气地发话,但是说不客气吧,他还管对方叫太忠而不是小陈,而且他强调……咱们要解决问题。

“我都不是驻欧办的人了,解决什么问题?”陈太忠冷笑一声,不过,想一想田立平终究是自己的便宜老丈人,所以留下的这糊糊事儿,他也得认,不管刘满仓再艹蛋,殷放没动此人,他就要领情,而且还得维护。

“我给刘满仓打个电话,”他叹口气表态,一边叹气,他一边就抓起了,“有魄力,我艹……欺负老百姓也算有魄力?有本事欺负外国人去,田书记这可真走眼了。”

他才摸起电话,就有电话打进来,不过他毫不犹豫地就压了,“殷市长,刘满仓电话是多少,您跟我说一下?”

殷放先翻一翻,不得其所,又找个小本子来翻腾,才找到刘满仓的电话——这期间,陈太忠连着压了三个电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