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八十八章(3/4)

的子弹太少。”

“而且俺也不想要马克沁!那玩意实在是太重了,还得灌水,灌尿还不行。”

“马克沁多好,那枪突突突的,子弹也够了吧!”

“但是部队转移太难了,咱们都是走山路,马克沁的确不是合适的选择。俺就喜欢捷克式,别看他装子弹少,但是他轻很多呢。”

“轻有什么用?最后看的还是火力的持续性,你打一泡尿的功夫我打上一炷香,你肯定就不敢露头打我!”

……

周军还在一边看着呢,这些人就在那边开始撕起来了,不过周军并没有栏架,他们说的这些经验都是周军需要记载下来的,这对于周军之后生产新式机枪的选择是很有帮助的。

mg17,这是周军想到的一款机枪,这本是原本的空军产物,只不过后期这种机枪被专门用在了陆军上,因为mg17在二战基本上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于是在1940年,大部分的军机都被替换成了大口径的机枪,只有少量军机装备mg17。

至于周军为什么第一时间考虑装备mg17呢,那就是需要考虑到后勤补给的问题,当然,同时也要考虑这种枪的实用性问题。

最后还要考虑的就是火力持续性的问题,在周军的资料中,mg17配备的是500发的子弹匣,当然后期为了陆军使用,改良过后最多也只能保证200发的容量。

不仅是因为子弹的补给问题,同时也有当时子弹的生产问题。

但是现在总的来说基本上不可能了,因为这种设计后世也没有这样的枪械出现。枪管问题其实也不是很好说,在八一式这种上面体现的很是突出。

八一式枪管的磨损非常严重,现在没有炸膛简直就是技术活。

其实在周军的兵工厂里,这么高深的技术多了去了,也就是这些工人们见识不多,周军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一些机器都是周军运回来,让他们使用他们就使用。

比如说在兵工厂里,他们的枪管就全靠着非常好的回火和淬火技术。

要不然的话,周军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地造出来八一式这种新枪枪管。

周军制造出来的这种八一式并不像是苏联的枪械,他并没有使劲地往枪管里加入稀有元素,国产的56式和苏联原版的比,枪管就重很多,而且膛线容易被磨平。

这不仅仅代表着国家的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其实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于特种金属的研发能力到了哪一个程度。

周军回到兵工厂,就开始研究起各种金属,把自己锁在小屋子里,刚把金属锻造好之后,就又拿起旁边的护木,慢慢地开始安装上去。

这是周军想要给副总指挥他们几个大佬制造几个奖品,既然是奖品,那奖品就要做的精致,要不然咱们送出去的东西太跌份也不行不是。

最后,周军拿着砂纸细细的打磨着自己手里的这把枪机和刺刀,这是为了保证金属光泽和总体布局的美观。

整把枪完成后,周军拿在手里细细打量,不由地感叹一声:

“这就是帅!”

周军这边拿起来,装好刺刀,就把枪挂在了墙上。

做完这一切,周军拿起桌子上的毛巾擦擦手,看着墙上挂起来的枪,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

其实周军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毕竟是生活在和谐世界里,至于兵工厂,也不过是周军觉得自己应该做的而已,这就是立场问题,其实一件事,正反两面怎么说也也能说得过去。

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做出来这种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