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章 浮田(2/3)

己将老百姓找来,无论是威逼利诱,只要人多,很快就能打造出成片的浮田。

好在如今特务连的粮食还很多,足够坚持到明年的夏收时节,但是也要早作打算,想要建造浮田,就必须有大量的木头,外加大量的芦苇,还有大量的绳索。

刘杨一下子就想到了胡隶镇的那些难民,如今虽然这一仗打赢了,但是日军随时都可能来报复,让老百姓流离失所也不是刘杨所愿,没有百姓的支持,特务连也不可能有生存下去的土壤,自己可以给胡隶镇的百姓提供一个居所。

越想就越觉得可行性很大,按耐不住的刘杨便催促着让人开船去胡隶镇看看,没想到快到岸边的时候,就看见秀才带着几百人马正在岸边登船。

双方见面,秀才才真正松了口气,各自询问了一下伤亡,总体上伤亡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比起小鬼子来已经强了太多了,加起来不过死伤二百多人,却打垮了两个大队的鬼子,缴获无数。

没时间伤感,刘杨就拉着秀才开始商量浮田的事情,倒是秀才见多识广,竟然也知道浮田的存在,一时间两人来了兴趣,商量了很多细节。

当然这种非军事的工作,刘杨交给了稳成持重的秀才,将率领全体特务连,除去作战部队之外,加上保安团所部,在约请胡隶镇的老百姓加入,开发出来的浮田按出力大小分给老百姓,甚至当兵的也可以分配,属于个人田地,只需要缴纳一分地税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刘杨还认为,一旦建立浮田,不但可以解决农耕问题,为基地提供粮食,有一个稳定的后勤基地。

另外还可以形成天然屏障,对于日军的进攻可以有效地阻碍,按照刘杨设计,所有的浮田都可以随时分散,或者就地靠拢,上面甚至会种一些矮小一些的树木,甚至建立堡垒岗哨。

大块的浮田上,不但可以种田,还可以搞出几块来作为训练基地,也作为战争堡垒,用绳索牵引,可以随时到达指定位置,如果配上迫击炮和战防炮,甚至于山炮野炮,绝对是日军水军的噩梦。

像太湖这种内陆湖,日军不可能开进来大型战舰,所以一般以巡逻艇或者炮艇为主,但是配备了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也不过五六百米,比起山炮野炮射程差了不少,而且日军也不会有太多的炮艇投入到太湖中来。

早在日军没有打过来之前,刘杨已经想办法购买了一批水泥,本来是想在胡隶镇修建碉堡的。

但是又想到那么打仗太死板,反倒是在水面的浮田上,修建起坚固的碉堡来,即便是鬼子的炮艇也无可奈何,就大大强化了太湖基地的防御力。

之所以选择湖中建立基地,是因为太湖足够大,小鬼子水军兵力有限,没有那么多的舰艇,更无法一次性的投入太多的部队,所以只能打局部战,只要特务连在太湖中占据优势,即便是到时候小鬼子占领了整个江苏浙江,也无法对基地清剿。

刘杨是说干就干的脾气,既然秀才也觉得可以行得通,随即刘杨就发动了征召令,对于部队直接下命令。

以修建太湖基地的名义,无论是特务连还是保安队上下没有意见,就连已经独立在外的李彪所部,也参加进来,只有特战队奉命以胡隶镇为忠心,打击小股日军,同时负责侦查。

而接下来刘杨又去拜访了崔镇长,将自己的想法和崔镇长做了沟通,崔镇长虽然不了解浮田,但是隐约觉得可行,何况只是力气活,又不需要他们出钱。

不过按照刘杨所说,如果那些富人家不想干活的话,就必须出钱买人工,好在一个月才不过三块大洋而已,家里十几口人,一个月也不过几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