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7章 活学活用(2/3)


集中粮食不意味着抢粮食,所有的粮食都是由西山县政府发放的存粮证,可以凭证取粮,甚至于直接拿大米,收拾完了,一代一代的装好,但是对于那些土老财收一点手续费,总不能白帮着保管吧。

其实这比直接抢粮好不了多少,因为要集中收割,人力完全是由政府调派的,土财主们不得不屈服于二成地租,否则就去自己收吧,不存放在西山县还不行,你敢放在家里,小鬼子就敢给你抢走,至于他们在西山县的住处,也就是三四间屋子,哪里放下的粮食。

土老财们付出还是很多的,所以刘杨没有对他们下手,当然也不允许他们盘剥老百姓的收入,至于土地,那还是留到抗战胜利之后再说,否则连年战争,就算是把土地分下去,老百姓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好处。

以前每年冬天都饿死人,穷的穷,富的富,但是今年却没有,粮食由政府统一存放,好处就是谁家没有粮食,可以向政府低息佘粮食,然后等有了粮食之后再补上,而政府则收购那些土财主家的粮食,至于价格根本由不得土财主们说了算。

虽然这让那些富有阶层颇有微词,但是在西山岛安全,同样可以经营买卖,总算是能弥补一下,所以这些地主富农成分的人,对刘杨的军政府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意见,至于老百姓那是绝对拥护。

一冬天没饿死人,而且战乱也没有让他们流离失所,见识了小鬼子的屠杀,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安全地活下去,而西山岛虽然不自由,但是安全平稳,政府对老百姓也很照顾,园艺为老百姓着想。

说到底都是因为刘杨,高压政策下,一切的反对声音都被泯灭了,任何敢挑战刘杨权威的,下场都很惨,特别是从钱学义被行刑之后,在六十多万老百姓眼里,刘杨就是个魔王,可以让小孩止哭,谁有胆量挑战刘杨。

说这些并不是废话,而是说明六十万老百姓可以说唯刘杨的命令是从,不管是真心还是不敢反抗,但是这一次的夏收已经做好了准备,整个太湖基地,就好像上足了弦的发条,随时准备运转起来。

而日军也在湖州德清一线,开始做准备收粮食,夏收时间到了,无论是 还是日军,昂或是独立的特务营,都在为夏收做准备。

但是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消息是黑鹰组织在日军中的奸细送出来的,为了打击第三战区,日军华中司令部米米下达了一条作战命令,挑选精锐小队,潜入国战区,然后放火烧粮,刘杨的办法被柳川平助借用了。

看着秘密电文,刘杨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如果真的被小鬼子得逞了,那么事态可就严重了,如今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去年的粮食吃完了,就指望着今年的粮食,如果烧了,不要说哀鸿遍野,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而且因为缺粮,第三战区也会崩溃。

无论刘杨和第三战区那些长官怎么勾心斗角,甚至刘杨可以枪杀唐长官的副官,但是那都是自家事,面对小鬼子,必须统一对外,这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第三战区不能崩溃,否则没有了第三战区的牵制,特务营也一样是死路一条,刘杨不会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无敌,所以双方再怎么龌龊,留言该是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罗长官和顾长官。

面对烧粮这个损招,第三战区的几位长官也都傻了眼,根本无计可施,出了派兵封锁,可是这么长的战线,怎么可能封锁的了,更何况小鬼子还能乔装打扮,有很多能够说中国话的小鬼子,很难辨认得出来,只要不带武器,很容易蒙混过关,如何防备,毕竟只需要点一把火就跑。

为了应对这个变故,第三战区经济召开了一次会议,顾长官罗长官等几位长官,外加参谋部的参谋们,以及各军军长,商讨应付日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