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13章 市场换不来技术(3/3)

它不香么。

独立自主才是唯一的正道。

但这个事情没办法直接说。

一方面是常浩南作为一个毫无商业法知识背景的人,直接下这种没头没尾的判断实在离谱,也没啥说服力。

另一方面,常浩南确实不懂这些东西,他只知道波音最终成功并购了麦道,至于里面的利益交换和明争暗斗……

对不起,不知道。

因此最后,他决定采用一个比较圆滑的办法。

“老师,我认为在具体的技术方面,吸收或者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是应该的,也有助于我们快速缩小差距,但这跟我们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并不矛盾。”

“我之前在杂志上面看到过二毛黑海造船厂的一个故事,苏联解体之后,当时船厂的0号船台上面是已经完工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西方一直担心它会在动荡期过后被继续完工。”

“很快有一家来自挪威的企业找到黑海造船厂,订购两艘排水量10万吨级别的货轮,但需要按照西方的标准进行建造,而整个船厂只有现在被占着的0号船台能够建造这个大小的船只。”

“二毛最终决定拆除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腾出位置,并且让黑海造船厂接纳西方的造船标准对船台进行改造,准备生产新的订单。”

“但当这艘航母被拆毁之后,那家挪威企业又突然宣布取消订单,在赔偿了一笔违约金之后再无音信。”

“黑海造船厂抛弃了苏联标准下的造船能力和经验,又没能获得新的订单,于是很快就失去了大型舰艇的建造能力。”

“……”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常浩南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他知道杜义山肯定能听懂。

事实上,这个黑海造船厂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美国人在md90项目上的套路几乎就是原版重置。

玩的就是一手阳谋。

然而手段虽不新鲜,却非常好用。

常浩南能超脱在外把整件事情梳理明白,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

单纯是因为他开了挂,知道后续发展方向。

……

跟常浩南想的差不多,电话那边的丁高恒和杜义山脸色都已经严肃起来。

他们当然知道常浩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无非是华夏航空工业也面临着跟黑海造船厂一样的局面。

而md90就是那两艘挪威公司订购的货轮。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

杜义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的通话应该到此为止了:

“这件事情科工委方面会综合考虑,你们那边尽快推进涡喷14的模拟测试工作,如果要想把评定标准扩充为新标准,足够的工程数据是必须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风雨游家湾 扶乱唐 诸天世界的天道 六零年代好甜蜜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总裁,别来无恙 渔夫的秘密 宫杀 异世邪君 青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