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一九章 杀(上)(3/4)

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孟子云‘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这样的道理谁都知道,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没有官员,敢为了小民劝谏皇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果衮衮诸公都不敢,那就由我开这个先河!请大家把我的话转告天下,长沙的事情,是我沈一贯主导,倘若因此获罪,是我一人之罪,与你们皆无干系!”

“誓死效忠大人,与大人共存亡!”场下数万民众,被他说得热血沸腾、泪流满面,就差高呼‘万岁’了。

一场大会之后,沈明臣便从形式上到实质上,接管了起义民众的领导权。这种变化,固然与他本来的身份,以及慷慨陈词有关,但没有泰州派的默许,他也不能这么简单就办到。

其实之前泰州派只是想拿他做个幌子,但邵芳带回去的那个消息,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初衷……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总之在没被拆穿之前,权且先让他做主吧……虽然率先起事的是吕宋,但因为吕宋的特殊姓,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这次起事算是首义。长沙首义的意义重大,尤其是起事前后各方的反应和变化,都值得人们细细去研究,因为它实在太具有代表姓了。

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人们根本无暇细想,因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由此为开端接踵而来,无数人的命运就此被深刻改变,甚至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是如此。

长沙起义的消息,迅速向全国各个方向辐射,仅仅三天就传到了上海城。上海知府吕坤强烈预感到会出大事,因此加紧了防备,却没有同意东厂联合搜捕逆党的要求。

各大报社被严令禁止刊登长沙方面的消息,然而还是有报社忍不住在报纸中偷藏夹页,向读者介绍长沙民众抗税起义的消息。

消息很快传遍全城,被粮食危、金融危、矿监税使折磨的生不如死的上海市民,登时如被打入一针强心剂,转眼全城躁动,每一处都在热议着发生在长沙的大事。

前园茶馆中,自从侯掌柜去世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了。人们仿佛一下子胆大包天,再也不怕无处不在的东厂番子了,他们大声表达着对长沙市民的支持,并绘声绘色的传诵着沈明臣的演讲辞。

“如果上海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要去参加的!”柳三河满脸涨得通红道:“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召集!”

“怎么没有!市面上已经传开了!”马六爷大步走进来,朗声道:“大伙听好了,现在就去外滩码头集合!算爷们的都去!”感情他是来招呼大家的。

许多人纷纷响应道:“同去、同去!横竖都过不下去了,还不如出口恶气再死!”

“要是年轻十岁,我也跟着去。”周老汉一副心之向往、身不能至的表情道:“可惜现在只能拖你后腿,帮我打死太监几下,算是给老侯报仇了。”

“没问题!”马六爷点点头,却不见陈官人的影子,问道:“老陈呢?”

“说是家里有事儿,刚回去了。”周老汉道。

“这家伙,肯定怕丢了饭碗。”马六爷倒也理解陈官人,这年头,能有个糊得了口、养得了家的营生,实在是太不易了,换了谁都一样。他大一挥道:“我们这些光脚的不怕!出发!”便带着十几个茶客离开了茶馆,走在大街上,越来越多的人加进来,走到外滩时,他身后已经聚集了上千人,而这只是从四面八方赶往外滩码头的浩浩人流中的一股。

其实上海也早就是个火药桶,长沙起义的消息,就像个火星掉进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