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九章 耳光响亮(上)(3/4)

,该如何?”

久历宦海沉浮的周延儒,心中暗自叫道不妙,接到了李守汉依旧大张旗鼓准备南下的密报,却又无可奈何。

如今朝廷对这种统兵大员的控制力已经小于等于零了。相比较下来,这位宁远伯还算是客气的,至少是给朝廷留足了面子,没有象贺疯子贺人龙那样一声令下,全军鼓噪南下回去。而是上了一道题本,里面大肆叫苦一番,什么南兵受不了北地严寒的气候,饮食不甚习惯,自己的身体抵挡不住连日来的操劳等等。

虽然都知道宁远伯的这些理由都是十分牵强,但是至少是有些理由在。而且,如今不是南粤军有求于朝廷,而是朝廷有求于南粤军。他一走了之了,黄太吉多尔衮乘势挟大胜之余威南下叩关怎么办?

几位内阁大佬们面面相觑,仿佛是庙堂里的泥胎木塑一般,尽皆是哑口无言。陈演倒是嘟囔了一句,“都是候恂,若不是他,朝廷也不会同宁远伯生分到如此地步?”

“陈大人,此时说这个又有何用?”周延儒苦笑一声,若不是为了要用左良玉来对付日益庞大的宁远伯势力,朝廷又何必将候恂那个只会玩嘴的货色从天牢里放出来?可是,原本是要平衡一下宁远伯一家独大的局面,让左良玉看在候恂的面子上能够打几个好仗,也好给朝廷制造出抬举他的理由出来。却不想咱们这位侯大人,南下行程缓慢不说,却因为擅作威福先把宁远伯一系给彻底得罪了!

正在坐困愁城,为如何处置眼前的困境而发愁之际,一份新的奏捷文书又到了。

这是候恂得意洋洋的转述自己部将左良玉在北上与保定总督杨文岳、督师丁启睿回师途中,又一次的击败闯贼李自成部的奏凯文书。

“此战也,剿灭闯贼精锐数万,缴获盔甲五套,骡马数十头。斩杀流贼首级无数!另炮毙一贼,此贼身材高大,贼尸着青色直裰戴白色毡帽。仅有一目。经俘获的贼首郝摇旗指认,此贼定是闯贼李自成无疑。”

嗯,又一次的斩杀了李自成?剿灭闯贼精锐数万?内阁的阁僚们有些哭笑不得了。那份说李自成死于流贼内讧的文书还摆在各位大人的桌上。如今又说左良玉炮毙了李自成?(你候恂报功的本事快要赶上炮党的中央日报了?!)

没奈何,谁让朝廷需要一个胜利来做遮羞布呢?就算是知道是变质有毒的食品。内阁也得当成美味佳肴满脸笑容的吃下去。

当天,一道圣旨被火速拟定完成,有快马出了朝阳门沿着运河往天津去了。

“朕素闻卿军势雄锐,然卿之子逡巡豫东不进,且斩获颇少,比之当日大破阿巴泰,相去甚远。朕也之行伍之事不能类比,然左良玉近日大破献贼。功勋赫赫,卿岂能落后于人?故卿当责令部下星夜行军,速夺开封,以塞众人非议。朕也好安坐朝廷,为卿叙功。”

一通不要钱的米汤灌完了,皇帝又暗示李守汉,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举,朕都是乐见其成的,卿家只管放手去做,“朕。当不为遥制。”

得嘞!有您这句话,咱们就好办了!

在天津的南粤军,立刻大队人马四出。将皇帝的这道旨意传达到了天津巡抚下辖的各处州县,并将同样归属宁远伯节制的蓟门巡抚治下州县一并传达到。

和这道旨意一起到了各州县官员眼前的,就是关于夏粮征收的文书。

文书当中将各州各县原本应缴纳的数额,同实际的田亩数字,以及按照所谓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章程,还有所谓的统一累进税制所核算出来的各州县应上缴的钱粮赋税数字一一罗列清楚。看着那些要远远大于往年应收钱粮数目的赋税,顿时让各州县官员们瞠目结舌,叫苦不迭。

“哪个敢推诿塞责,不执行伯爷的章程。咱们手里可是有圣旨在!”

前来送递文书的南粤军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