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祥的预感(2/3)

一想,这种武器是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在1963年应海军的要求,开始制造生产,并在1966年首飞成功。以苏联现在的生产水平,要想制止这样的飞行器,一是技术不过关,二是生产周期过长,没准等生产出来时,柏林都已经被攻陷了。

虽说制造地效飞行器不现实,但可以建议有关方面试试生产工艺简单的气垫船。气垫船不光航速快、既有在离水面一定高度航行的能力,也可以在海滩、沼泽、水网和被积雪覆盖的地形上行驶。虽然速度和载重量都无法和地效飞行器相比,但在冬季大雪封路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兵力运输的速度。

马利宁望着一言不发的罗科索夫斯基,心里觉得挺奇怪的,他心说司令员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要走神?刚刚塔拉索夫在向他汇报工作时,就一直心不在焉;如今又一个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地图,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他连忙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等罗科索夫斯基的注意力被自己吸引过来后,小心翼翼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们还有很多部队没有到达指定的进攻位置,明天的进攻还如期进行吗?”

听到马利宁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的眉毛往上一扬,惊诧地反问道:“明天向敌人发起进攻,是大本营给我们下达的命令,别说只有一个集团军没到达指定位置,就算再多的部队没有到达,我们也必须如期展开进攻。”

…………

2月25号清晨,中央方面军的上千门大炮同时对德军的正面阵地展开了猛烈的炮击。在长达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结束后,早就蓄势待发的指战员们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冲锋。

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是今该部还有两个时尚在行军途中,不过由于布良斯克方面军部署在该地区的三个师划归他指挥,因此他们的实力不光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他们主攻方向在米哈依洛夫卡、柳杰日地域。

在巴托夫右侧进攻的,是塔拉索夫的第70集团军,他们在向德米特洛夫斯克方向推进;左侧是罗金中将的坦克第2集团军,他们向谢夫斯克攻击前进。

方面军部队的左翼,是由克留科夫将军指挥的步骑兵混合集群,该部下辖近卫骑兵第2军、2个雪地步兵旅和1个坦克团,在呼托尔米哈依洛夫斯基、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方向向德军发起猛攻。

进攻战斗打响后,罗科索夫斯基只等了不到一个小时,便接到了来自巴托夫的好消息:第65集团军在第70集团军的配合下,成功地攻占了科马里切依和柳杰日,并将剩余的敌人从上述两个地区远远地赶走。

罗金中将的坦克第2集团军,表现也非常突出,他们成功地突破了德军坚固的防线,顺利地攻占了谢列金纳布多依。

而克留科夫的步骑兵集群在进攻时,却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挡在他们前方的敌人几乎是一触即溃,以至于他们成为了楔入德军防线最远的部队。

看到这接二连三的战报,方面军司令部的指挥员们都面露喜色。马利宁甚至乐观地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司令员同志,没想到德国人这么不堪一击,您瞧瞧,我们的进攻才开始多长时间,他们的防线就几乎全部崩溃了。”

罗科索夫斯基的后世记忆里,虽然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尔斯克会战的中间是一段空白,但他却敏锐地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德军在遭到进攻后,没有进行顽强的抵抗,反正主动地放弃了不少的阵地向后撤退,其中肯定有什么阴谋。

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令马利宁:“参谋长,给克留科夫将军发报,命令他的步骑兵集群立即停止对德军的进攻,并在谢夫斯克地区就地转入防御。”

马利宁听到这样的命令,不禁大吃一惊,他连忙提醒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我觉得我军之所以进展神速,是因为德军在斯大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