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00章 李自成的得意和迷茫!(2/3)



对于地主,李自成不再是全部杀掉了,只要投降的快,当汉奸,他还是可以保留一些人活命和为他卖命的。显然,这是因为如今的他,自认为要开国了,所以与时俱进。

如此气派,立时让各人心中想法多多。

“唉,难不成,这大明,真的要改朝换代了?”

台上,站在李自成边上的大顺国新丞相牛金星,志高气的在读出征诏书。

“朱明孤立,而如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者从众。闾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绔袴压民,私者而倚为腹心,宦官悉龁糠恶心之犬豚,借其耳目倾天下……今清君侧,本无立国之意,只求山西侧立之。”

这诏书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我本无心当皇帝,只是明君边上的小人太多,害的百姓生不如死。

于是,我是替天行道,站出来为民请愿的,现在拿下京城也是如此。如果事后,皇帝可以让我在山西等几个省自立为王,其它的事,我们不见的还会做下去。

这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号,自我招安的意思。

事实上,李自成在原来的历史上,确实是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当年,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将京师团团围住,在攻城之前,李自成给崇祯送去了一封和谈书,只要崇祯封自己为西北王,裂土封侯。

并送白银100万两,就可以退回西北照样服从大明的统治,并且称崇祯为帝,而且绝不骚扰大明的其他领土,只求割据。

这事在后世的历史书上,现代人看了感觉很不可思议。

因为现代人头上没有皇帝,没有三座大山,对皇帝也没有多少敬畏之心。

所以,后世的现代人一直有小疑惑,崇祯为何会拒绝,李自己成方面如此优厚的和谈条件?

只要答应,这份和谈书。

既可以保住大明朝廷,保住自己的龙庭,在名分上也照样是为帝。而且李自成表名义上示服从,崇祯的统治,称“西北王”,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崇祯为何还会拒绝?

如果不答应,李自成可以直下京城,即李已经占据了战争的绝对主导权的时刻。不直接进京称帝,反而递上和谈文书,请求崇祯帝封王,绝对不会有诈,崇祯还是不答应。

整个以前,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崇祯,都中二,脑残吧?

不过想来,细思也并不奇怪。

李自成本身就是个游寇性格,他没信心做皇帝的,在攻击潼关被孙传庭阻挡,苦战不下时候,甚至想到不打了,撤兵回去。

有自知之明,不是哪块料。

只于为什么后来,却又当想皇帝了,只怪顺风顺水太久,明朝那边太不争气了。

反观崇祯在军事上失误两:其一,两线作战,无论如何必须与后金议和,其实在崇祯早期后金与李自成都没有信心抢夺大明江山,都具有流寇性质,只要跟后金议和。然后全力对付民变就行!

其二,鉴于受灾地域与受灾时间长,军事上对民变,无论投降不投降都要杀光。这样可以降低人口,同时避免民变再起。

毕竟,这些人都没有朱子龙这样可以穿越的外挂啊,不这么做,大家都玩完也就是难免的了。

……

此时此刻,李自成已决意向京师进军。

兵马虽多,李自成却不担心粮草。因为北上过去,州县城池太多了,随便打下一个,都可以解决大军所需的很大问题。

更何况,还可以用打下京城,必有厚报这个大饼来提升士气。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京师坚固,守兵众多,就算皇帝不在了。有大量的内应,可能一时半刻也会攻打不下。一但,打成持久战,他的流贼大军恐久生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