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7章 救灾选秀?(2/3)

“第一家庭”的女人们有重大关系的事情:命儒生朱升编订《女诫》,并刊刻全国发行。

从此之后,《女诫》一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大明王朝的妇女基本评判手则,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执行的都是这一套相同的标准。

明朝皇室的选妃,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深入群众的,因为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调子——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拂受。

翻译成白话就是:皇帝以及亲王的老婆,无论是正房的皇后,还是偏房的妃子,都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优先选择“良家女”,也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

至于那些主动给皇室“献美人”的,一律不接纳。而这个基调,也被整个明王朝从始至终,一直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也就是说,在明朝想当皇后或王后,以及皇妃之类的,你的家世越一般,越有可能性。

妥妥的就是给明朝的穷吊丝女人们,一个麻雀变凤凰的机会。你说这,能不变成妇女节吗?

而此时,朱子龙更是下旨,让海选宫女的地点,重点放在了受灾的省份。

其潜台词很明显,就是反正大明一向都是男少女多,有钱的人有几十个妻子,穷人照样还能找到许多女人当老婆。

仅然如此,为了免于在灾区,许多女性死于天灾之中,还不如拉进宫里来。就算大部分都当不成娘娘,只少也能活命。

宫里包吃包住,包工作,还有五险一金。呖,好吧,说快了,没有五险一金。

除了不包老公外,女人们在这里工作几年,等到天灾过去了。朱子龙可以再按批次和时间,把一批批的宫女放出宫去。

赚了几年工资的宫女,正是20岁或20多岁时,相信在民间要嫁个好人家,也是仍然可能的。

嗯,果然皇帝和其它人就是不一样呀。

朱子龙的本体不管男女老少一起抢救,皇帝分身那边只抢救女人,而且还是只要漂亮的。

总感觉那里不对劲!

很快,得到了朱子龙这个山寨皇帝旨意的文武百官和宫中之人,就行动了起来。

明朝选拔宫女的制度,如同科举考试一样,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入宫之秀女应在13岁以上。另外,明宫的大型采选活动有其规范性的,入宫要成为妃嫔甚至还有试用期。

内监和稳婆可以说是宫女选秀的第一评委。只有在13至16岁,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的女子才有资格参加选秀。明朝宫女选秀过程甚是复杂。用现在的话说,差不多得经过海选、面试、初试、复试、试用等过程才能入得宫内。

不过,在朱子龙的强烈要求下,年纪要求这一次加宽了。

从13岁到35岁的女人,这一次都可以参加,而且重点入选收集灾区那边的女子。

美其名日,救灾选秀!

在原来的历史上,“明朝宫女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

看看,这男女比例失调的,太监有十万人在宫中,宫女只有不到一万人。

而如今的朱子龙,他的皇帝分身因为提前抄家了几个王爷的家产,以及还把九千岁也灭了,顺带着把他的家产也收为国有了。

因而,如今的天启皇帝,朱子龙的分身。

国库可谓银子还是够用的,只是天灾让粮食涨价,变的购买力反而降了。

说到底,银子不能当饭吃,最后还是得换成粮食。所以有粮才是根本!

现在天灾面前,这国库的钱反正自己本体也拿不到手。朱子龙本着,早就看太监们不顺眼,从此不准备增加任何一个新太监的打算。

给了一批年纪大点的太监安家费,让他们出宫去了。

这空出来的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