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七章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3/5)


也幸好随着全真教不断发展壮大,紫霄宫也被扩建了数次,所以莫说数千名弟子,就是数万名弟子也能住得下。

孙德生年纪越大越不喜欢热闹,在跟林清玄聊了半晌后就点了几个道人收为弟子准备回去终南山,在终南重阳宫旧址搭建草庐,安心修道。

林清玄知道孙德生为人厚道,他当年跟随重阳祖师在重阳宫修行道法,数十年里无心功利,不练武功,如今年近八旬,早已诸事不挂于心,只想着回到故地找寻初心

,也是想远离喧器好生修行的意思。

林清玄知道孙德生的意思,也就没有阻拦,更制止了陈灵云和郭志瑞想要派弟子去终南山重修重阳宫的意思。

“道门弟子,修行所在是这方天地,而不是某一个宫阙庙观,重阳宫已是前尘往事,就不必再去修缮,便是咱们脚下的紫霄宫又能留存几年?

我道门发扬光大后便是不要了这紫霄道宫又能如何?须知老君曰‘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佛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诸多道理,不明真理焉能得真修?”

林清玄只是淡淡的一席话就为孙德生北去终南山的事情定了性。

说起来只是一个有道全真外出修行,终南山上自然也不必重修道宫了。

孙德生离开以后,亲友再无一人,林清玄对紫霄宫和全真教也就一点牵挂都没有了,所以过了年就回到了飞升岩隐居起来。

十数日匆匆而过,转眼到正月十四,这天晚上武当山上突然来两个男子。

年长的看着六十来岁,须发斑白,但雍容华贵,器宇轩昂,尤其两眼锐利似剑,

顾盼间自有华贵气度。

老人身穿道袍,身后跟着的是个三十多岁胡须修剪的极其整齐的俊秀男子,这两个男子长得有六七分相似,行走山路如履平地,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到了林清玄的草庐外。

那个俊秀男子上前一步到了老人身边,低声道:“父皇,师祖他老人家就在前面草庐隐居。”

那个老人眉梢一动,然后就带着青年走到草庐前,撩起衣摆跪下,一边叩首一边说道:“弟子赵志言拜见老恩师!”

旁边的俊秀男子也跪下叩首道:“孙儿赵炽拜见师祖爷爷。”

一阵清风拂来,赵希言和赵炽就听到上方传来了那个记忆

深处的声音:“孩儿们平身吧。”

赵炽起身就看到一个长须道人,正是当年教导过自己多日,传授了许多高深武功的师祖清玄真君。

大宋兆光皇帝赵,也是全真教弟子赵志言,孺慕的望着身前这位依旧无比年轻的恩师,想起自己已经年近七旬,心中对长生渴望也像把火一样的燃烧了起来。

“师父,徒儿终于再次见到您了,徒弟我三十多年来总是思念恩师……”

赵泪流满面的不断叩首,林清玄虽然早已察觉出自己的这个徒弟不再如数十年前那样单纯,有了极深的城府和算计,表面虽然痛哭流涕,但是自己却不能从他的内心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

林清玄幽幽一叹,赵竟然哭不下去了。

“起来说话。”

随着林清玄的吩咐,一股柔和劲力将赵托起,他心头一凛,忙擦干净眼泪,恭恭敬敬的说道:“恩师您让弟子匡扶江山社稷,弟子已经做到了,可是弟子还是能力不够,若非您老人家亲自出马,恐怕不能这么容易折服蒙古,夺回故土,中兴华夏。

林清玄轻轻摇头,道:“摊上这样的朝廷,你能做成这样已是实属不易,不过为师也只能最后帮你这一次,以后大宋是自取灭亡,还是被人取而代之都是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赵脸色一变,恭敬道:“弟子明白,弟子只是想着如今大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