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 晚了啊(3/4)
毕竟像一车间、三车间这样的,实力雄厚,要是从它们开始,估计后面的车间就没戏了。>
当时刘海中也厚着脸皮参加了选拔。>
在他看来,像十一车间这样草创的班子,有大把的位子等他去‘拼搏’,去‘奋斗’,所以才‘摒弃前嫌’决心‘改换门庭’,若是杨小涛真的是‘慧眼识英雄’,他刘海中不介意在院里倒向杨小涛。>
毕竟人家是领导嘛。>
但现实,结实的给了他一耳光。>
同样的部件,同行们都做完了,他竟然只做了一半,等他去的时候,早就没号了。>
舔着脸找娄晓娥要个号,却被告知,号早就没了。>
于是,刘海中因为自己生疏的手艺,完美的避过了这次机会。>
“他爹,要不你去找找杨小涛?咱家老三也该找工作了。”>
“那王大山家的老大,也就比老三大一个月,眼看着就要成正式工人了,咱也得想想办法啊。”>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
“行了,别说了,睡觉。”>
刘海中受不了二大妈的唠叨,直接躺下,侧头不看。>
二大妈长叹一声,家里终归是男人当家做主,她一个女人,没办法。>
隔壁,刘光福同样长叹一声。>
锦上添花那有雪中送炭的好。>
......>
早上四点,杨小涛活动身体,慢慢站起来。>
昨晚忙到半夜,也就没回去,在办公室里凑合着睡了。>
看着旁边娄晓娥趴在桌上睡得正香,摸摸肚子,便背上包小心出门。>
路过一旁的技术研发科,里面也有不少人正趴着睡觉,不时还能听到打鼾的声音。>
好在现在五月底,天气暖和,也不怕冻着。>
来到楼下,杨小涛找到自行车,一路出了轧钢厂。>
早上四点,四九城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早点处已经营业。>
杨小涛来到买油条的摊子,一队老夫妻正在忙碌着。>
旁边凳子上还有两人正在吃早餐,人手一根油条,还有一碗豆汁。>
豆汁这东西,杨小涛尝过便再没有买过。>
只能说自己喝不来。>
问清楚价格,三分钱一根,十根一斤,正好三毛钱。>
看着刚刚炸出来的油条,对着老夫妻直接要了十斤。>
老夫妻以为听错了,直到杨小涛拿出五斤的全国粮票和三块钱才反应过来。>
没错就是十斤油条。>
一斤面粉可以炸出两斤油条,所以粮票就是五斤。>
至于喝的,厂子里有水,豆汁不好拿,还是算了。>
没一会儿,老夫妻就把油条称好,用麻绳往中间一捆,正好十捆。>
杨小涛一捆捆的系在车把上,这还没装下。>
没办法,杨小涛单手骑车,另一手拎着三捆。>
一路回到轧钢厂,路上行人也多了。>
路过大门口,将一捆油条扔给执勤的战士,值班的赶紧上前接住,对杨小涛连道客气。>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娄晓娥正迷糊着起来,就看到门外杨小涛拎着一堆油条走进来。>
“科长,你买这么多油条?”>
娄晓娥瞬间清醒,揉了揉眼睛没看错。>
这年头,油条可是要粮票的,比一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