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66 去我家试试(3/4)

两人跟徐远山和陈宫说了蒸汽机动力的情况。

这下徐远山明白了,为啥昨晚上要测试两次了。

四人商量一番,决定这事暂时先不说,毕竟这么小的蒸汽机有这么大的马力,实属不正常,还是实际测试一番再说。

于是,四人商量着先去车间看看,等杨小涛将打井机搞定,实地检验一番再说。

随后四人便前往一车间。

这时候,孙国两人回到车间帮忙,一个个部件快速安装。

等几人来的时候,杨小涛已经关键的联动装置装在蒸汽机上,正准备实验。

“厂长,书记。”

三人赶紧上去打招呼。

“打井机装好了?”

杨佑宁看着正在安装的打井机,上前左右转转,开口询问。

“嗯,主要部件已经装好,正要测试下。”

“至于连杆和钻头,需要实地试用。”

“而且,这蒸汽机分量不低,最好安装固定在车上,这样方便运动,还能给予一定高度,打井更方便....”

杨小涛在一旁说着自己的见解,杨佑宁听得认真,也在考虑着。

没一会儿,一辆卡车来到车间门口,徐远山招呼保卫科的三人将昨天测试的蒸汽机搬下车,安放在一车间里。

“要不装在卡车上?”

陈宫看着卡车,眼前一亮。

杨小涛听了,也觉得不错,卡车运输方便,而且车厢的高度正好,还可以装载钢管和钻头,一举多得。

可这想法刚提出,刘怀民就摇头拒绝。

“咱们厂的卡车都是有数的,任务不少。”

“再说了,这上山下乡的,卡车未必上的去。”

几人一琢磨,觉得确实如此。

尤其是乡下可没有公路给汽车跑。

“要不用地排车吧。”

杨小涛最后提出意见。

地排车方便行动,只要套上牛马,就蒸汽机加上部件千百斤的分量,上山下乡不成问题。

而且地排车也可以用木头撑住,形成一个稳定环境,完全可以当成蒸汽机的工作平台。

“小杨的这个建议不错。用地排车还实惠,可以试试。”

杨佑宁率先同意,转身对徐远山说道,“你们后勤给安排下。”

“对了,联系牧场那边,就以轧钢厂的名义,搞一头骡子。”

杨佑宁说完,看向杨小涛,“咱们工人也要支持农场建设嘛。”

徐远山回过味来,笑着离开。

杨小涛则是感激的说道,“厂长,这可是帮了大忙了,谢谢您了。”

杨小涛高兴是有原因的。

别看杨家庄三个村合并成了农场,农科院的人都在里面工作了,但向上级请求支援耕牛马驴啥的到现在也给了两头毛驴。

而且还是给其他俩村子的。

至于杨家庄子,并没有补充牲畜。

可见这些牲畜的稀缺。

现在,杨佑宁能够以轧钢厂的名义去要骡子,若真能要出来,那这对于杨家庄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先别急着谢,东西给你准备好了,可得拿出真材实料来,不然...”

“厂长,您放心,绝不给您,给轧钢厂丢脸。”

杨佑宁笑着点头,和刘怀民对视一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