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上门(3/4)
不过想到现在两家的关系,阎阜贵觉得还是要走同情路线。>
以后没事,就让老伴抱着阎解娣去杨小涛跟前,弄一点是一点啊。>
阎阜贵心里想着,打算回家和老伴商量商量。>
后院,娄晓娥独自坐在家里,许大茂又下乡不回来了,一个人的日子有些清冷。>
隔壁传来孩子的哭喊声,让她不由自主的摸摸肚子,随即叹息一声。>
“孩子啊,你咋就不来呢?”>
第二天,杨小涛照常起来,面上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不过内心里,杨小涛还是有些激动的。>
今天就要去冉秋叶家里了,有些事还定下来了。>
吃过饭,出门碰到陈大爷,还是忍住没说这事,等成了再告诉他就是了。>
打个招呼,上班。>
中午吃完饭,下午的工作不多,杨小涛就向主任请了下午假,准备买点东西去冉家。>
第一次登门可不能空着手去。>
冉母虽然不是书香门第出身,却也是知识分子,只是生活的压力让她远离了书本,但眼界在那里,自己要是胡乱买东西,说不得会惹得丈母娘不高兴呢。>
想到这里,杨小涛便往供销社走去。>
空间里的东西倒是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吃的,这点不用说,到时候带过去就行。>
但用到的,大部分都是后世的,要么就是国内没有的,送这些过去,还需要解释出处,麻烦。>
来到供销社,杨小涛用布票买了三尺的确良。>
至于买衣服啥的,他也不知道尺码规格,还不如扯块布,让她们自己缝缝补补。>
至于为什么买的确良,这也好解释。>
这年头,大部分布都是棉布,但棉布难买,就像现在这样,这供销社里的棉布早就卖出去了。>
也就剩下的确良了。>
不过,这的确良比棉布结实耐穿,不易磨损,而且还要贵一些。>
买完布,杨小涛又去一旁买了两个军挎包,打算送给冉秋叶的妹妹和弟弟。>
至于冉秋叶的,杨小涛打算送她一个双肩包,省得以后下乡挎着篮子。>
看着没什么买的了,杨小涛离开供销社。>
等走到街口拐角处,左右无人时,从空间里拿出一篮子鸡蛋,又想了下取出一块猪肉,差不多有五斤,一起放在篮子里。>
口袋里装了一把大白兔奶糖,还有两盒午餐肉罐头,这些都是哄孩子的。>
他可是听说了,想要娶媳妇,就得和小舅子小姨子打好关系。>
快走到冉秋叶家时,杨小涛又拿出几个苹果拎在手上。>
走两步,又拿出一袋子面粉。>
这时,杨小涛手拿胳膊夹的,整个人都成了移动货架子。>
今天,冉秋叶早早起来,将屋子收拾一番。>
吃过午饭,就把妹妹和弟弟被她打发到门口,别在屋里添乱。>
俩人也都不小了,从母亲那里听到一些事。>
今天,是他们未来姐夫上门的日子。>
意义重大。>
两个小家伙在门口东张西望的,神情很是认真。>
没一会儿,杨小涛从门口走进来,就看到两个孩子在那东张西望。>
看模样,应该是在等人。>
杨小涛上前,“你们好啊,小朋友。”>
“你们知道这院里的冉秋叶住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