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再回杨家村(2/3)
有去杨家庄的。>
最后杨小涛找了个曲家皂户的马车。>
赶车的人叫曲明军,三十来岁的汉子,当过兵,一只手掉了两根指头。>
退伍后,乡镇给他复员,就成了村子里的干部,专门进城办事的。>
杨小涛说明情况后,曲明军知道杨家庄的事,也没多说豪爽的就让杨小涛上车。>
中午时,杨小涛到了曲家皂户,下车和曲明军道谢,徒步走向杨家庄。>
一路上,都是忙碌的景象,一群人散落在地里,挥舞着农具,脸上的汗水砸在地里,溅起一 泥土。>
热火朝天的模样,若是在前世,从屏幕里看到折倒景象,杨小涛或许会感慨农民兄弟的勤劳。>
而现在站在地头,看着坑洼的道路,看着所有人寂寞无声的工作,杨小涛只觉得沉闷,压抑。>
太苦太累了。>
吃不饱的人哪有多余力气说话?>
所有事都由人力来完成。>
拉犁的汉子干着牛马一样的活,低着头看着脚下的土地,真实再现什么叫面朝黄土背朝天。>
身后扶犁的老人,满目庄重,双手使劲让犁走直。>
杨小涛左右看了,在这里没有拖拉机,没有老黄牛,没有驽马,连头驴都没有。>
沉闷的场面,忙碌的场景,让杨小涛对这个时代的农民有了更多的敬佩。>
就是他们的付出,给这个国家的腾飞奠定了基石。>
一路走来,杨小涛并不是很顺利。>
没有村里人指引,杨小涛走到杨家庄的时候,遇到了三波民兵队的盘查。>
好在杨小涛有轧钢厂开的证明,加上杨石头带他的时候也见过不少人,这才到了杨家庄。>
远远的看着村子,还不等进村,杨小涛就看到同样忙碌的场景。>
整个村子的人在杨大壮的组织下,在地里忙活着。>
地头上,杨小涛看着杨太爷穿着马褂,手上拿着烟袋锅子。>
“太爷!”>
杨小涛老远就喊了起来,众人都在低头干活,也没有人注意到远处走来的人。>
现在听到杨小涛的喊声,几个靠近的人立马看过来。>
接着,就看到杨小涛拎着两个大包跑过来。>
“你小子,咋回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太爷耳朵好使,回头看到杨小涛,也是开心。>
“想你们了,就回来看看。”>
“石头,大壮叔。”>
杨小涛和众人打着招呼。>
“你要回来早说一声啊。”>
杨大壮拿起一个水壶灌一口水,抹掉额头上的汗水。>
“没啥,我搭曲家皂户的车,没走多少路。”>
杨小涛将大包小包放下来,眼睛看着杨太爷。>
田地里的劳累,让老人面上带着土色,比起过年时皱纹更多了。>
杨太爷也在打量杨小涛,“壮实了,看来没饿着啊。”>
周围人笑起来,杨小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有系统在,他又是一个人,吃的自然不差。>
“大家都休息下,石头,你去让人把饭端过来。今天就在这吃了。”>
杨大壮看看天,对杨石头吩咐着。>
很快,杨家庄的壮劳力都在地头找地方坐下,说着家常。>
比起在田地里的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