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4章 朝堂之议(2/3)

事出一出当日被迫收回旨意的恶气呢?新

被点到名字的大臣纷纷出列请罪,侍卫不顾他们的挣扎强行将他们架出殿外。

百官伏在地上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

琅琊郡之败陛下就惩治这么多人,不知冀州之败又该激起怎样的天子之怒。

还未等陈郢再开口点名,司徒赵慎却主动出列请罪:“臣弟赵忱平乱不力,弟有罪兄之过,微臣愿代臣弟受罚,还望陛下息怒,以龙体为重。”

赵慎是天水赵氏的家主,徐州刺史赵忱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

随后,清河崔氏的家主,尚书左仆射崔茂也出列请罪:“崔进能力不济,以至于身陷贼手,微臣身为家主,有管教不力之罪,请陛下责罚。”

已有两人做了榜样,陇西董氏家主,前将军董开也只好出列请罪:“臣弟董立未能守住邺城,有负圣恩,请陛下恕罪。”

陈郢面色发青,目光阴鸷看着下面三位请罪的大臣,他心里又何尝不想将这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有罪的大臣拖下去治罪,但赵崔董都是天下第一等的世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自己今日若是动了他们,恐怕明日求情的奏折就会堆满他的御书房。

他只得压下心中怒火,冷冷道:“今日朝会,朕不想治任何人的罪,朕只希望满朝文武可以给朕拿出个章程来,如何平了冀州与琅琊之乱。”

百官开始交头接耳,交换意见。

片刻之后,中书侍郎温通出列:“陛下,微臣认为,白巾乱军如今占据冀州,自立国号,冒犯天威,理应全力剿灭之。待平了白巾乱军,区区琅琊贼寇自然不足为虑。”

陈郢心中冷笑,又是一个宗延。

不过天子喜怒不能形于色,陈郢不置可否,只是再问其他人还有何见解。

车骑将军霍仪出列:“微臣不认可温侍郎之言,白巾贼军声势浩大,非一朝一夕可平定,反而纵容琅琊乱军趁机做大。依微臣之见,不如先迅速荡平琅琊乱军,再北上与白巾乱军一战。”

陈郢依旧不置可否,把目光看向文官之首的位置:“不知丞相怎么看?”

丞相王湛缓缓出列。

从内心感情讲,他当然认可霍仪的建议,迅速平定琅琊郡的乱军。毕竟他可是琅琊王氏的家主,自从开阳城被乱军占领,他的族人无一天不活在担惊受怕当中,生怕哪天乱军就打过来拿他们开刀。

但他不能如此公开支持霍仪,毕竟他是丞相,百官之首,若是公然偏袒自己的家族会落人话柄,但是他也不能置族人的安危于不顾。

“陛下,臣认为温侍郎和霍将军皆言之有理。”王湛沉吟片刻,开口道,“白巾军乱乃朝廷心腹大患,应全力剿灭之,然朝廷也断不能小视琅琊乱军,任其做大。”

陈郢皱了皱眉,王湛这个老油条,光会打哈哈,说了跟没说一样。

温通不乐意了:“王相,君忧则臣辱,你身为百官表率,理应为天子分忧,而不是只顾和稀泥,两不得罪。”

温通说话丝毫不留情面王湛却也没生气,只是淡淡一笑:“本相哪里说得不对,白巾乱军要灭,难道琅琊叛军就不该灭吗?”

随后,王湛朝陈郢再拜:“陛下,臣认为,朝廷根本无需纠结,完全可以双管齐下。白巾军拥兵数十万,朝廷可举天下精兵剿灭之。至于琅琊乱军,不过区区三万人,陛下只需派一员骁将率一万精骑南下,贼寇弹指可破。”

陈郢颔首,觉得王湛所言确有道理,当下扫视群臣:“谁愿率一万精骑南下为朕荡平琅琊贼寇。”

骁骑将军宋钧出列:“末将愿往!”

“琅琊乱军之事就劳烦宋爱卿了。”陈郢点点头,而后再度扫视群臣,“宋爱卿愿为朕荡平琅琊贼寇,不知又有哪位爱卿愿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