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发笑 思索灭魏(2/3)

想在长安再历练几年。”

董允现在是黄门侍郎。

黄门侍郎的官职虽不高,但却是天子近臣,加上董允知道诸葛亮相当器重他。

投效糜旸是不错,只是相比于自身原来的发展,投效糜旸并不会带来大的改变。

那么董允就想着一动不如一静。

见董允脸露考虑,最终却还是婉拒了自己,糜旸猜出了董允心中所想。

见状,糜旸假意遗憾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不勉强休昭了。

只是可惜呀。”

“大司马,在可惜什么?”

董允的上钩,让糜旸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永安不止有大量钱粮,尚有数千解烦兵。

那数千解烦兵的战斗力,虽无法与天策军比拟,但至少能用。

届时孤顺江而下,集齐解烦兵、山越兵、天策军三股力量,区区一座柴桑城,孤是有信心拿下的。

据一些投降的吴将所说,柴桑往建邺的水道异常宽广,借助宽广的水道,数万大军不过数日就可抵达建邺。

多少年了,汉军的旗帜未飘荡在建邺城外。

饮马长江,扬鞭江左,这是孤心中可载于史册上的盛事。

孤与你私交不浅,本想与你共赏这番盛事。

可惜,可惜呀!”

说到最后三个字时,糜旸的语气格外的重。

他好像真的感到很可惜。

只是糜旸的话落入董允耳中后,却让素来以沉稳庄重闻名的董允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大司马,你,你...”

你怎么能拿这样的事诱惑我呢?

董允的急切让糜旸“不解”。

“休昭,何故发急?

莫慌,孤是不会强人所难的。”

要是未画大饼前,糜旸这么说,董允可能还会拜谢糜旸。

但现在!

你不要也得要。

“允身为内臣,按朝廷制度,本不应该直接为大司马调度。

可依先帝遗诏,大司马有录尚书事之权,只要大司马以此权限征调臣,就不算违制。”

没想到刚才还婉拒的董允,现在却利用自身熟知朝廷制度的优势,为糜旸谋划起来。

董允说完后,糜旸点了点头。

董允的办法,他不是不知,他本身就可以直接征调董允。

不过现在董允是诸葛亮看重的近臣,直接抢人不太好,至少不能自己明着抢。

“那相国那里呢?”

听糜旸提起诸葛亮,董允方正的脸一红:

“臣会自写书信一封,信中臣会向相国言明,臣有效班公投笔从戎之志。”

董允越说声音越小声。

糜旸强忍住笑意,拍着董允的肩膀道:“休昭不是想在长安多历练历练吗?”

糜旸的语气中,带上了好友间调侃的意味。

面对糜旸的调侃,董允一边掩面,一边轻声答道:

“在长安历练也没什么不好。

可允思索后,还是觉得从军对我来说,更加的海阔天空。”

董允这番似曾相识的话,让糜旸再也控制不住,大笑了起来。

不过糜旸之所以会用言语挑逗董允,实则是在试验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