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峥嵘 历史重现(3/5)
要阻击住陈到的援军吗?>
要知道他在离开之前,可是向陆逊立下了军令状的。>
现在万一的情况发生了,他接下来要怎么做,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
徐盛立刻招来副将留略,对着他说道:“你率一万水军逆流而上,在后追击陈到。”>
尽管陈到先留略不少时间出发,但徐盛对己方的战船有自信。>
以自家战船的先进性,在同样逆流而上的情况下,追赶上汉军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当然徐盛也不会将自家性命,寄托在可能二字上。>
在留略领命离开后,徐盛让人去征集剩余的吴军。>
对于有着舟船之利的吴军来说,有的是办法,先一步赶到夷道通往公安的必经之路上。>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他与留略在不久后,就会对陈到形成前后追杀之势。>
到那时,陈到再能守又有什么用呢?>
...>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陈到有惊无险的率军来到夷道县外。>
而陈到这时也收到了,后方有吴军在追击的消息。>
更为重要的是,性格稳重的陈到在进入夷道县外的山道前,曾提前派出斥候进入查看。>
据斥候禀报回来的消息,陈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还有一支吴军精兵,已经先他一步抵达夷道山道外的险要地带。>
或许现在吴军已经设好埋伏,正等着他自投罗网呢。>
前后夹击,想着眼前这棘手的局面,陈到的眉头皱了起来。>
陈到不怕他自己有危险,但他怕不能完成任务。>
从正常情况来说,在面对敌军两面夹击的时候,军队以城池为依托,是最稳妥的事。>
虽说夷道城防并不高大,但陈到有自信,能凭借着手中的数千汉军,牢牢的守住夷道城。>
但这对当下的战局,是毫无作用的。>
陈到深知,一旦徐盛得知他率军固守夷道城,那么徐盛也不会率军攻打夷道城。>
徐盛只会率军封锁夷道城外的各处要道,让他无法前去支援公安就可。>
而这段时间中面对吴军的追赶,陈到更深刻认识到了,吴军的战船有多先进。>
他早出发,竟还能在短时间被吴军追上。>
以吴军战船的速度,要是不将他们彻底引诱离开这长江水域,糜旸的下一步谋划,将会冒着很大的风险。>
想到这,陈到深吸了一口气。>
前有狼,后有虎,这熟悉的局面,他再一次遇到了。>
就在陈到思索该如何破局之时,副将来报,城中有几位宿老拜见。>
换做常人,在这时候是没心情见什么乡野宿老的。>
但陈到深受刘备熏陶,于是陈到并不打算拒绝。>
不久后几位夷道城内的宿老,就被带到了陈到的身前。>
陈到以为他们是来劳军的,正想开口婉拒,岂不料为首的一位宿老的话,却让陈到怔在当场。>
“将军可是为,如何前往公安而烦恼?”>
作为当地的宿老,能第一时间得知陈到的到来并不奇怪。>
而往往秦汉时期的地方宿老,往往不能以平凡的乡野村夫视之。>
见为首的一位宿老,一语道破了自己的担忧,陈到连忙趋身问道:>
“丈人既有此问,心中定有妙计。>
还望丈人教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