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3/5)
今汉开国至今,大汉只有过两位大将军,所以杜恕与杨嚣一下子就反应过来,糜旸口中指的“故大将军”是何人——关羽。>
可让杜恕与杨嚣不解的是,糜旸为何会突然提起关羽。>
只是不解归不解,世人皆知关羽与糜旸和刘备的关系,故而在微微愣神后,杜恕与杨嚣口中就不断吐出对关羽的赞美之词。>
世家嘛,情商高一点也是正常。>
听着杜恕与杨嚣对关羽众多的赞美之词,糜旸微微一笑。>
糜旸将目光看向杜恕,似是不经意地询问道:>
“卿说孤之先翁有再造大汉之功,那卿认为凭借孤先翁的功勋,能否被大汉追封为王乎?”>
糜旸的声音很轻,就像是与多年好友话家常一般。>
可他说的内容却很是劲爆。>
当糜旸说的话传入杜恕与杨嚣二人的耳中后,他们二人当即就被吓得怔住了。>
这一刻他们不但再吐不出任何赞美之词,就连思绪也被糜旸的询问震的停顿了。>
看着杜恕与杨嚣二人睁大眼睛的样子,糜旸并未催促他们给出答案。>
糜旸举起手中的酒杯细细品尝着杯中的美酒。>
而糜旸淡定自若的神情,更让杜恕与杨嚣二人心神震荡,久久不能平静。>
糜旸问的是能不能追封关羽为王。>
虽说只是追封,但封异姓臣下为王,自汉太祖以后大汉四百年以来可以说是只有一例——曹操称魏王。>
但这个事例,却不是正面的。>
在大汉重新有复兴的兆头后,这个事例更加被世人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
汉太祖白马盟誓一事,身为汉臣的糜旸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现在糜旸有此询问是为何?>
大将军不够,齐侯也不够,那么!>
难道是他们的大将军,也终于动了那一个心思?>
一想到这一点,杜恕与杨嚣二人,就感觉到自己的身躯在颤抖着。>
他们当下说不清是激动的心情多一点,还是害怕的心情多一点。>
虽然说糜旸是询问关羽能否被追封为王,但在曹魏政治环境中待久的杜恕与杨嚣二人,还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猜出了糜旸心中的真实想法。>
当下刘备与诸葛亮尚在,大将军纵使有那方面心思,也不能表露的太明显。>
所以他们的大将军是在以退为进,想用追封关羽为王一事试探下朝局。>
若是关羽被追封为王一事能够顺利通过朝议,那么将来糜旸更近一步还是难事吗?>
侯至公,公至王,王至......>
这样的事,杜恕与杨嚣只觉得太过似曾相识了。>
杜恕与杨嚣二人越想越兴奋,现在他们是激动的心情大于害怕。>
在兴奋了好一会后,杜恕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四周,然后对着糜旸言道:>
“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
说完这句话后,杜恕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年他的父亲杜畿,是怎么劝曹操称王来的。>
回忆清楚后,杜恕又吞了一口口水说道:>
“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情同兄弟,大将军应当急召车骑将军回朝,待车骑将军回朝后,大将军再与车骑将军一同上书。”>
不愧是专门玩弄政治的世家,杜恕第一个提议就与糜旸心中的不谋而合。>
只是别忘了,不止杜恕是世家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