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6章 说杀他全家,就杀他全家(1/2)

两日后,淮安城,吴国中军大厅。

“征虏大将军到!”

“末将等参见大将军!”

哗啦啦~~

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冯胜、朱文正、李文忠、华云龙、顾时、蓝玉……数十名大将,齐齐大礼参拜。

咚咚咚~~

在四名甲士的护卫下,朱标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入了大厅,在前面中央的虎皮太师椅上落座。

“免礼,平身,坐!”

“谢大将军!”

众大将这才起身落座。

整个过程波澜不惊,仿佛理应如此,仿佛本应如此。

然而,世间之事最难的,也就是理应如此,本应如此。

什么?朱标地位高,他们就该听朱标的?哪有那好事啊!果真如此,大家现在还在做大元的顺民呢!

再说句不好听的,用朱元璋本人的话说,那就是:豪杰何有乎仁良?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乱世中的英雄豪杰,哪有好人啊?好人他就活不到,能称为“豪杰”的时候!

对于这些“非好人”来说,不是确实比他们厉害,他们能服谁?

是朱标一步步走来,龙湾之战,墙式冲锋大放异彩。跟随朱元璋出征献计于鄱阳湖,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平日听政,潜移默化。为偏将军,和常遇春一起辅佐徐达,覆灭张士诚。自己率大军二十万,以雷霆万钧之势,不到三个月覆灭大元朝廷剿灭不了只能选择招安的方国珍……一桩桩一件件,让朱标在军中的威望逐渐上升,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最终达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今日,朱标位居几十员大将之上,指挥三十万大军,无人不服,人人认为他有这个资格,有这个能力!

朱标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沂州的王宣,派来了两个使者,一个是他手下的礼部员外郎王仲刚,另外一个是王信的老岳父冯……冯什么来着?总而言之,王仲刚代表王宣,这个老冯代表王信,带来了大量的蔬菜肉食劳军,表示愿意向咱们投降,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整合内部。”

“一定的时间?”徐达微微摇头,道:“那是多久?如果王宣没有确定几日的时间,世子谨防有诈!”

常遇春道:“就算有确定的时日,也不一定可靠!依我看,先让我率五万大军,围了他的沂州城再说。王宣出城投降,还则罢了。不主动出城投降,咱们就马上起砲,轰他娘的!”

“依末将看,完全不给王宣时间整理内部,也不太尽人情。不如,给他十天时间!”

“七天,不能再多了!”

“三十万大军,驻军淮安。一天人吃马嚼的,得多少粮草?七天,王宣也配?依俺看啊,最多给他五天时间!”

……

不得不说,王宣也太小瞧了天下英雄!

他是靠什么起家的?

靠着率领三万修河的民夫,和农民起义军菜鸡互啄!

在王宣看来,他饱读诗书,精通各种兵书战策,略施小计,就能将乳臭未干的小儿朱标,以及这些出身草莽的红巾贼,耍的团团转。

然而,事实上呢?

还是那句话:豪杰岂有乎仁良?

江南的红巾军,和元军斗,和地主武装斗,还建立了三个各自拥兵几十万的国家,进行残酷的灭国之战!

这里面,有多少阴谋背叛?

有多少策反反策反再反反策反?

在一场场残酷的战争中,脱颖而出的那些大将,能是什么纯良之辈?

他们不知多少人,睡觉的时候,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能不防着简单的诈降之计?

简直是王宣一撅,朱标麾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