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标点符号,新朝气象(2/3)
标小心翼翼地道:“要不,儿子再替您监几天国?”
“算啦,一听你那语气,就不情不愿的!再说了,咱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打下一番基业,让后世的儿孙不那么辛苦吗?现在啊,你爹还干得动,你能享受就多享受几天吧。”
“父亲大人……”朱标有些感动。
他当然明白,朱元璋如此勤政是不科学的,是除了朱元璋外没人能办得到的。但是,话说回来,朱元璋自己真的不明白这番道理?他就真的不喜欢享受?说穿了,朱元璋如此勤政,为的是后世儿孙,甚至就是他朱标!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朱元璋轻松一些呢?
改变朝廷制度,朱元璋肯定不会同意。
有没有别的办法?
“诶!”
忽地,朱标灵机一动,道:“儿子想到了一个法子,应该能为父亲大人稍解劳乏。”
“什么法子?咱先说清楚,权柄不可假于人手。除了标儿你,咱谁都信不过。”
“不是要什么人分父亲大人的劳乏。”朱标道:“儿子的意思,是朝廷规定,所有公文必须加上句读。”
“句读?”
所谓句读,就是句子停顿的地方,也可以用来称呼“标点符号”。华夏古代,当然是有标点符号的,但是因为两个原因才没有推广开来。
其一,古代的标点符号,远没有后世完备。比如句读的位置吧,不是在最后一个字的后面,独立占据一格,而是在最后一个字的旁边加个小小的标注。仅仅这点小小的差异,标点符号便于理解的作用,就直接将近一半。
其二,加上了句读,就相当于文章掉了逼格——没学问你读个屁的书啊?没学问,你当个毛的官啊????.biuai.co
所以,在朝廷的正式公文中,是没有句读的。
句读主要出现在民间书籍,或者朝廷给百姓看的榜文中。
比如徐达去世后,朱元璋给徐达亲笔写的《御制中山王神道碑》,就用了句读。因为这碑文的作用是向天下人宣扬徐达功绩的。不加句读,老百姓看不懂碑文,这碑立得还有什么意义呢?
“句读?”朱元璋眉头微皱,道:“加了句读的公文,的确容易看懂。但是,这会不会显得咱没学问?或者说……失了咱泱泱大国的威风?”
这就是朱标身份带来的好处了。
别人提这个建议,朱元璋肯定会眼睛一瞪,“怎么?你是暗讽咱出身乞丐,没读过书吗?来人,推出去砍了!”
但是,朱标如此建议,朱元璋只会就事论事,绝不会考虑其他方面、。
朱标道:“儿臣以为不会,原因有三。”
“哪三点?”
“其一,新朝必有新气象。我吴国即将开国,朝廷典章、制度,都要与前朝不同。咱们此时提出,奏章必须用句读,朝臣们反对的声浪会最低。非但如此,儿子还设计了一套新的句读,名曰标点符号,更能凸显新朝新气象之意。”
说话间,朱标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了几个标点符号,道:“父亲大人您看,这是句号,表示一句之完结,跟之前的句读并无不同。这个叫逗号,表示虽然暂时停顿,但一句并未完结。这个叫感叹号,表示惊讶,震惊。这个叫省略号,表并未列举完全之意……”
“咱明白了。”
标点符号才几个?
而且,后世的标点符号,和华夏的‘句读’有很多想通之处。朱元璋又聪颖之极,不到一刻钟,就表示完全明白。
朱标又道:“父亲大人稍待,儿子将一篇奏章重新加了标点,进行誊写。您现在就可以试试,加了句读的效果。”
“行,标儿你写吧。”
老实说,以朱元璋现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学渣逆袭记
娇娘美如玉
嫡女傻妃,王爷勾勾缠
我的邻家小表妹
诸天最强肉盾
荒岛我为王张起萧晴
超级维修工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开局签到地煞七十二术(修仙从地煞七十二术开始)
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