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为后世子孙,挣一份大大的家业(2/3)
,但差不多就是三颗脑袋了。”
顿了顿,王大柱继续道:“当初,军中汰弱留强,我被刷下来了。但是,那不是我王大柱不擅长打仗,而是我大字不识一个,武功又没特别高强,总体上比不过人家。这三年来,我在集体农庄的夜校里,也识了一千多字,不比留下军中的同僚差!今年,我三十三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岳父、岳父,媳妇儿,你们说,我现在要不趁着还能拼的动,赶紧给我的儿孙,打下一份大大的基业来,岂不是得后悔一辈子?!”
“王兄弟说得好!”张村正插话道:“其实,这朝廷和家庭,完全是一样的。朝廷不往外打仗,哪来的土地,建什么集体农庄?现在,朝廷出征东北,是给咱们华夏子民,打下一份大大的基业!咱们屯田兵出征,既是为朝廷,也是为自己打下大大的一份基业来!”
吴老娘道:“听说这东北苦寒,夺那里的土地,有用吗?也能建什么集体农庄?”
张村正却道:“老婶子,你这就不懂了吧?东北那地方,虽然是寒冷了些。但是,现在咱们有棉花,能采煤,这寒冷根本就不叫事儿。而且,你知道,哪里的土地有多肥吗?”
“多肥?”
“这么说吧,那地界主要是黑土,那黑土肥得‘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就是这么厉害!而且,那里的物产特别丰富!地表江河纵横,灌溉方便。地下矿产丰富,煤、铁、铜、金,全部都有!山林中有虎、獐、熊、鹿,沼泽区有丹顶鹤、天鹅,河湖中的鳇鱼、鲟鱼……说起那地方的野物来啊,老婶子,你知道丰富到了什么程度?”
吴老娘道:“什么程度?”
“据说,想吃兔子了,拿跟棍子随便往草丛里面一扔,就是一只被砸晕了的野兔。其他野物也不用说,有句谚语怎么说的?那地方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你说说,在东北这地界,建集体农庄是什么光景?”
吴老娘只听得目瞪口呆,道:“那……那岂不是神仙般的日子?”
“不是神仙般的日子,也差不远啦!朝廷这次出征纳哈出,扫平东北,一方面是为了清除边患,一方面就是为了把如此肥沃的土地,纳入掌控之中。我估计啊,那边地广人稀,到时候建集体农庄,恐怕两口子能分两百亩地!”
“两百亩地,能种得来吗?”
张存正道:“刚开始恐怕不行。朝廷的‘天马’太少,这两年用了很多吐蕃马、草原马暂时顶着。但是,时间久了,‘天马’繁衍生息越来越多,两口子两百亩地都不是什么问题啊!说不定,屯田兵不够用,还要咱们河北移民呢!”
“那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也可能移民?”
“有可能!有可能!这一个国家就跟一个家似的,底子厚了,就怎么过怎么有,家族里的人都能沾光!这就叫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啊!”
……
张村正人家不愧是村正,口舌便给,从东北的富饶,说到国与家的关系,再谈到吴老爹那两个没娶上媳妇的儿子……把吴老爹和吴老娘说得一愣一愣的,再也不反对王大柱出征之事了。并且,将吴氏的生产之事,大包大揽。
这老两口甚至开始打听,这次朝廷会不会征民夫,他们的儿子,也知忠义,也非常愿意为国效力啊!
就是吴氏都听得一阵阵心潮澎湃!
儿子啊!
她肚子里的,也许就是她的儿子!
王家的下一代男丁!
一个男丁就满足了么?不!子子孙孙,越多越好!
为了孩子们的幸福,丈夫要出去打拼,她能不支持吗?还有最关键的,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谁知道,朝廷下一次什么时候征召屯田兵?再过几年,丈夫年纪大了,又能不能拼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开局就是皇帝
绝世神帝(万界神帝)
青楼女子该我拽
极品妖孽宗师
校园最强教师
我在末世建基地
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
医道仙缘
命运守望者
银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