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有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吗?(2/2)

大儒们的学馆,基本上可以算做是家族私塾。自己家里有大儒的,或者是为了家族子弟请来一个大儒,再不就是大儒缺钱了,招收一些学生,总之不是寻常人能进的,会员制,非请勿入。

国子监,算是官方的大学,在孔颖达的主持下,招生范围还算是不拘一格。有各地州县推荐的,有世家子弟,也有一少部分寒门学子。但就算是寒门,也不是平头百姓,所谓寒门,只是比名门望族低一些,在民间也至少是地主阶层。

这个年代读书还是很难的。

再往上,还有‘贵族学校’弘文馆。朝中的重臣的子弟,都会在弘文馆读书,包括皇子、公主们,其实大部分都在弘文馆学习。

唯有太子,独一份,他读书的地方是‘崇文馆’。崇文馆也是皇家图书馆,收集者历朝历代先贤们留下的书籍。

而在本朝,又多了一个文学馆。这文学馆,是李泰为自己准备的。他不是太子,享受不到崇文馆的待遇,但又不想‘屈尊’去弘文馆大帮哄,就跟李世民撒娇,自己搞了一个文学馆。

不得不说李泰还是挺厉害的,几年下来,文学馆也是声名鹊起,出入的人物都是饱学之士。更不惜成本,收集民间藏书,传言有些孤本,崇文馆都没有。

现在都归了李牧,他来的太快,没给李泰把孤本搬走的机会。

知识就是力量啊!

国子监正殿乃是大儒讲学之用,平时并不开放。但今日李世民驾临,又是有要事相商,自然要安排在正殿。

当然,也是因为人数太多了。

原本李世民只想找孔颖达、陆志宁几个大儒一起商量一下,但他没忍住跟魏征显摆了一番。魏征也是饱学之士,虽然不能算什么大儒,但学识是一等一的,眼界是一等一的,那天的才气清光他也看见了,自然明白轻重。

到了魏征这个境界,早就能做到唾面自干了,无视了李世民的炫耀,要求参加今天的会议。

消息传开,长安城的各大世家大儒等等也都坐不住了,这与他们息息相关,容不得不重视,谁还没个至交好友?这个求到魏征身上,那个求到孔颖达身上,再不济求到国子监的博士、教习身上,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李牧踏入大殿的时候,殿内已经人满为患了,放眼望去,比两仪殿上朝时候人还多,至少得一百多个。

李牧哭笑不得,先向李世民行了礼,笑道:“诸位今天都挺有空啊,齐聚于此,所为何事啊?”

“承乾啊,听说你——”李世民脸上写满得意,正要说话,就被迫不及待的孔颖达打断了:“陛下恕罪,让老臣先说吧,殿下,你是否真的引动了才气?此事非同小可,还望殿下认真。”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