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百三十一 缺粮的高句丽(2/3)

有一个选择了,也是泉盖苏文这里比较近水楼台的――百济国。

百济没有参加这一次几乎是席卷了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大地的辽东会战,就像是一个乱世中的桃花源游离于几大势力之外,而且就泉盖苏文所知,百济国向来和倭国有所来往,之间的关系也还算是不错,如果可以抓紧时间的话,说不定可以从百济和倭国订购粮食,然后把这些粮食从水路运回自己的领地,还不用担心被劫掠,只要不被唐人知道。

泉盖苏文本身和百济没有什么仇怨,而且百济这么多年来和新罗倒是关系很差,百济人应该不愿意看到高句丽被新罗消灭了,然后新罗掉转头来和百济开战,消灭百济,所以泉盖苏文觉得和百济做这笔生意应该是十拿九稳的,相对于自己这里的便捷交通,其他两个家伙或许就困难许多了。

正如泉盖苏文所分析的,李越男和金胜面对缺粮的情况的时候也是极度的担忧,金胜稍微好一点儿,还有两个多月的缓冲期,加上他宣布从今日起削减掉所有人口粮的三分之一,他带头削减了自己口粮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没有人好意思反对的情况下,他又获得了一个月的缓冲时间,有时间好好的思索一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李越男就痛苦了,他只有十天时间,即使他第一时间下令把大斛盛粮改为小斛盛粮以便争取时间,可是满打满算,他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大家伙儿都不闹情的前提下,从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他该如何获取到救命的粮食。这是一门科学,一门非常值得探究的科学。

唐人?百济人?新罗人?

和唐人接壤的地方被泉盖苏文堵死,和百济人新罗人接壤的地方也被截断,北边长城地区他根本没有试图占领,而且那里现在饥民遍地,如果派人从那里订购粮食,难免不被那里那些饿急眼的乱民给抢走,那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人去护送粮食了,至于契丹部已经被干掉了,再往北似乎不是那么好寻找到人烟。可是往南更是行不通。往西北也是苦难重重,唯一可以走的路线就是往北,去寻找比契丹人更北一点的部落换粮食。

至于金胜也选择好了交易的对象――新罗人,新罗人固然和自己打过仗。不过当时金胜并不显眼。而且并没有和新罗人直接交手。他当时负责的是后勤,而且他和泉盖苏文不一样,和新罗有彻骨仇恨的是泉盖苏文。新罗人三任主帅都是被泉盖苏文给打败的,最后一任姑且有东部联军在里面,可是主要还是泉盖苏文。

如果许诺以泉盖苏文的脑袋和一块土地,说不定可以得到粮食的援助,而且双方只隔着一条江,运送粮食更加方便。

三方面就此开始了各自的行动,泉盖苏文派人去联系百济,李越男派人去寻找比契丹人还要北一点的部落,金胜则派人渡过江去和新罗人洽谈,三方面都准备好了对应的条件,李越男甚至还打算请这些部落派兵援助,这些寒冷之地的家伙都很能打架,战斗力强,性格彪悍,请来了绝对是一股很大的助力。

而苏宁也在第一时间探听到了三方面的共同动静,血滴子的密探潜伏在这三人身边,而且数量不少,时间很长,长到了血滴子成立之初,那些密探可都是血滴子的老人了,这一次解决掉高句丽之后,苏宁打算将他们调到总部去培训新人,这些人为了这一次的行动估计也是费尽心血,很累了。

对于这个情况,他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确定了,高句丽的三方面势力肯定有需要粮食的那一天,而且肯定也不会寻求唐人的帮助,因为这一ē就是唐人造成的,他们也不会傻乎乎地来找自己卖给他们粮食,按照三个现在的情况来判断,他们做出的决策都还是比较明智的,李越男去找更北一点儿的人,金胜直接去找新罗人,泉盖苏文派了几条小船走水路去找百济人。

可惜大唐的兵马还是没有到位,苏定方据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